南京国子监坐落于应天中城,位于皇城以西的成贤街,与小校场隔街相望。
这里的街道格外宽阔,是应天城的主要街道之一。
不仅供国子监的学生往来通行,也有前往小校场操练的军卒穿梭其中。
午时刚过,酒足饭饱的陆云逸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成贤街,
身后跟着一大群人。
沐楚婷坐在身后宽敞的马车里,
车队旁边有二十余名亲卫,
他们身着甲胄,手持长刀,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这般阵仗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纷纷投来好奇的眼神。
但当看到马车上那明晃晃的标识后,
众人的瞳孔都不由得微微收缩,心中暗自思忖,
三品诰命?这是哪位朝堂大员的家眷?
相较于来来往往的读书人,路过的军卒更为敏锐。
他们将目光聚焦在被簇拥在中央的陆云逸身上,
稍加打量,便觉此人气度不凡,心中有了几分猜测。
上午时分,宫中的圣旨刚刚传至军中以及各个衙门。
对于那位战功赫赫、年纪轻轻就已登堂入室的陆将军,众人早已心生向往。
再联想都督府要在国子监为各地军卒授课的消息,
一些人顿时恍然大悟,一个劲地看!
察觉到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射过来,陆云逸不禁摇头苦笑。
也算是体会了一把明星出行的感觉。
思索间,队伍缓缓停在了国子监门口。
国子监的大门极为宽敞,两旁的装饰透着古朴典雅,
匾额高悬其上,上面刻着三个金漆大字,熠熠生辉。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门前那近百级石阶!
仿佛在无声地昭示着国子监的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陆云逸看到这些台阶,眉头微皱,想起了京中一直流传的谣言。
他站在门前,转身看向东方,不远处便是小校场。
陆云逸忽然笑了起来,不远处便是小校场,
若是站在这阶梯之上,当真可谓居高临下。
沐楚婷身着一袭白衣,轻盈地走下马车。
见他面露笑容,不禁有些诧异:
“夫君,您在笑什么呢?”
陆云逸指向远处小校场:
“当年陛下将校场与国子监修建在街道两旁,
还给街道取名成贤街,本有着文武弥合的深意。
如今看来,陛下的良苦用心似乎付诸东流了。”
沐楚婷面露愕然,很快便打量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