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忠义之事,固当有嘉赏也,不然何以激励后人……卿等所行,当为后人所效仿也。”
在城门口对答之间,高干向眭固、薛洪、缪尚等河内官吏做出了保证,会对他们归顺袁氏一事做出嘉赏,大大的嘉赏。
接下来,高干领军屯驻进了野王,并行文河内诸县,要求各县皆归顺他这位新任的河内太守,同时高干遣间细去侦察了河南的情况,对于前面杨丑打算归顺曹操,并邀请屯于孟津的曹仁渡河一事,知晓后的高干自是不得不防上一手。
虽说高干自认为曹操正在征讨徐州,曹仁这边当是不会有什么妄动,对已经被他掌控的河内生出什么觊觎之心。
但这个世道,只有谨慎的人才能活下来,所以高干打算秉着谨慎的态度,在确保曹军没有异动的情况下,他才会真正放心下来。
而孟津的曹仁所部的动向,很快就被间细传到了高干的案几上,从中高干得知曹仁所部一开始的确有异动,似是有争横河内的举措,但很快曹仁所部停止了异动,留下了一部分人马守御孟津,大部人马退回了雒阳。
当下,河内无忧也。
……
易县。
一向雍容的袁绍,踏上了战场上的一片焦土,他望向摆放在地上的一具焦尸,尸体的面貌已经不能分辨,而尸体腰间的玉坠上的‘公孙’二字,以及尸体旁边放着的一柄宝剑,在清楚的传达出焦尸的身份——白马将军公孙瓒。
见着同自己争斗数岁,抢夺河北权柄的公孙瓒,如今化作一具焦尸躺在地上,此外公孙瓒昔日俊美的相貌,已然不可辨析时,袁绍心中不是喜悦,而是生出了一股说不清的意味。
“伯圭,何至于此?”良久,袁绍发出一声感慨,他对公孙瓒誓死不降,自焚于城楼的举动表达出了惋惜的态度。
言罢袁绍回顾河北文武道:“以伯圭之武勇骁锐,若是能辅佐于我,而不是同我相争,这天下的乱局,说不得已经结束了,而伯圭异日裂土封侯,富贵未可知也……”
一众河北文武默然不语,无人上前应对,毕竟这是袁绍的个人秀,是袁绍在展示他的宽宏,他的度量,他的心胸的时候,做下属的不宜开口打断袁绍的表演。
表演过后,袁绍登上了易县的城楼,他举目远眺,目之所及,皆是他所掌控的土地,而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是他所掌控的土地。
河北大地虽是辽阔,眼下没有一寸不在袁绍的手中,公孙瓒已死,黑山贼不成气候,举河朔之地,无人敢逆反也。
袁绍长舒出一口气,他神色间顾盼自雄,经历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