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因为有女眷和孩童顾廷烨置办了两辆马车,一辆坐人一辆拉行礼。
置办的东西有些多,殷素素带着蓉姐儿来来回回地搬行李。
顾廷烨一看这不行呀,哪能让他的素素自己动手。
就找到车三娘,让她牵线聘一个女使。
车三娘听到后笑着打包票
车三娘这是小事,顾二爷请放心,保证给您办的好好的。
顾廷烨车娘子可要明白我的意思,我想拼的女使可是要跟着咱们走的。
宋朝这时候不允许签死契,雇佣女使的契约最多只能签十年,很大一部分人并不想背井离乡。
车三娘奴家都明白,必定给您办好。
车三娘明白顾廷烨的意思,女使签了契约就要跟着他们去往外地。
可他们这些人靠着漕帮生活,没有田地家无恒产,大部分人都是穷哈哈的,她自己家丈夫能干又有石头接济,条件还算好的,有几间房子。
有的人连房子都没有,只在自己船上讨生活,还有的就在河边搭个窝棚,一家人都凑不齐一身整齐衣裳。
与乞丐也没什么分别了。
只要能活得下去,能吃饱穿暖,背井离乡算什么?
吃饱穿暖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车三娘到他们生活的区域吆喝一声,很快就过来了十多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她从自己相识的,人家挑了两个知根知底又老实能干的。
两个女孩子黑瘦黑瘦的,穿着打满补丁的衣裳,挽着裤脚脚上连双草鞋都没有。
这就是劳苦大众的模样。
殷素素两世都生活在国家的最高中心,享尽荣华富贵,即使知道穷人也不曾亲眼见过。
此时见了,顿时同情起她们来。
两个女孩子见到顾廷烨的等人齐刷刷跪下,希望自己能被留下。
顾二爷殷姑娘这两个小娘子都是我相熟的,人家的两人都是手脚麻利,老实本分,你们尽可放心。
车三娘说着又指指站在远处向这里张望的几人,
车三娘那就是他们的父母,家里穷实在养不活这么多人,他们愿意干最长的契约工钱也不要也行,只求主家不随意打骂给个饱饭就行。
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