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登基忙得很,对于这些政事皇帝已经是熟手了,但是谁想工作呢?
好在胤礽这些年摸鱼已经摸出经验来了,知道怎么偷懒还不耽误事。
新帝把他那些个兄弟们都拉出来了,包括自己的几个儿子,一个个安排好分工。
老大不是喜欢带兵吗?打仗去吧!
老三就去编书。
老四在户部干熟了,那就接着干,还有许多人欠了国库的钱没还呢。
老五去宗人府。
老七因为腿脚的原因,看着平时不吭声,其实心里有数的很,去吏部。
老八也很有才华,老九确实有经商天赋,以前皇阿玛总说他不务正业与民争利,胤礽倒不这样认为。
经济乃国之基础,干什么不要花钱?没钱不说振灾打仗,连给朝成的俸禄都发不下来。
皇阿玛倒是大方了,开了国库借银子给朝臣,他得了好名声,留了一个烂摊子给自己。
他要不想办法搞钱,国库空荡荡的这个皇位怎么能坐稳?
民间海运获利巨大,胤礽也是有想法的,正好让老九去试试水。
等老四把国库的债追回来,老九的生意再做起来,那些贪官污吏再清理一遍,朝廷不愁没银子使。
老十这一身好武艺,也不能浪费了,跟着老大一起去吧,顺带帮他盯着老大。
十二去礼部。
十三十四个个都是非常能干,还都正是身强力壮的年纪,可不能闲着。
皇阿玛把他这的这些兄弟们一个个都培养的很好,既然如此,这份能力就不能浪费了。
那就一个个都别闲着,给老子干活!
不是想要权力吗?
来来来,都给你们。
手里有权,就要担起责任来哟。
胤礽一个个的委以重任。
新帝没有遵循所谓的三年不改父志,刚一登基政策就一个一个往下颁布。
胤礽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正统教育,虽然是满人身份,但并不像康熙那样严重的防备汉人。
不说别的,就说对他太子身份的正统支持者,绝大部分就是汉人。
对于汉人,他不像康熙的政策,看似拉拢是在暗地里打压。
登记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汉人民生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