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广平县开始创建城市规制;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广平县隶属京师广平府。清朝时期,广平县依旧属于直隶广平府。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漳河泛滥,广平县城被洪水淹没,县治被迫迁移至县城西北1千米处,新建城池并命名为“新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县治又重新迁回现址。
中华民国初年,沿用清朝旧制。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广平府,广平县隶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冀南道改名为大名道,广平县仍归其管辖。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6月28日,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广平县直属河北省。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广平县属河北省第十三察;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6月,广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归属冀南区。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在广平县修筑了6条“警备路”,给当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平县属冀南三专区;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广平县隶属华北行政区冀南三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平县属河北省邯郸专区。1958年7月28日,广平县建制被撤销,原行政区划并入肥乡县;1958年11月1日,肥乡县与曲周县合并为曲周县,原广平县行政区划除双庙乡并入大名县外,其余部分归属曲周县;1961年5月15日,从曲周县析出复置肥乡县,原广平县区域又划归肥乡县;1962年3月1日,从肥乡县再次析出,恢复广平县建制,仍属河北省邯郸专区;1970年,邯郸专区改称为邯郸地区,广平县依旧隶属;1993年7月,邯郸地、市合并为邯郸市,广平县自此归属邯郸市管辖至今。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平县孕育出丰富的文化。卢氏太极拳发源于此,其拳法刚柔并济,动作舒展大方,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经过代代传承,卢氏太极拳走出广平,在国内外都有众多习练者。起源于三国时期的水陆画,是寺院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宗教画,绘画题材融合佛、道、儒三教内容,人物造型优美,线条变化丰富,色彩搭配和谐。2014年,广平水陆画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广平县还有缯肘制作技艺、谷氏八宝鸡烹饪技艺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着广平的历史记忆,是当地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