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游戏竞技>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2章 邢台市《临城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邢台市《临城县》(3 / 7)

年以前造山运动形成的沉积岩,被誉为“沉积岩野外实验室”。登上天台山,可俯瞰周边壮丽的山水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临城县历史源远流长,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聚居,至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商周时期曾为名城古郡,春秋时,县境属晋地,筑有临邑城。战国初,北部属中山国房子辖域,南部为赵国属地。

西汉初年置房子县(县治在高邑县境内仓房村),属恒山郡;东汉建武十七年,县随郡并入中山国,二十年,析置常山郡,仍辖房子县。三国魏太和六年封赵国,房子为赵国都。唐朝天宝元年,房子县更名为临城县,并将县治迁至今址,至今已有1200年。至德二年,朱全忠晋封魏王,临城县因避朱全忠父亲名讳,复名房子县。五代后唐时,房子县又更名临城县,仍属赵州。宋代熙宁六年,隆平县降为隆平镇并入临城县。宣和元年,赵州升为庆源府,仍辖临城县。金、元、明、清临城均属赵州。民国二年(1913年),临城县属直隶省冀南道,三年冀南道改名大名道,仍辖临城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始直属河北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临城县属冀西地委,后改太行第一专区(专署驻邢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临城解放,仍属太行一专区。1958年11月,临城县并入内丘县。1961年7月,隆尧县、柏乡县辖区从内丘县析出复置临城县。

临城文化底蕴深厚,是邢窑白瓷的发源地之一,当时所产的邢瓷是中国最早的日用细瓷,与越州青瓷以“南青北白”蜚声中外,因此又称“邢瓷故里”“白瓷源头”。邢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文保所所长张志忠被评为国家非遗“邢窑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临城还建有中国首家邢窑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322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获得“中国邢窑工艺传承创新示范县”称号 ,博物馆内展示了邢窑白瓷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以及精美的瓷器展品,让人们能够深入了解邢窑文化的魅力。

汉代时临城是有名的丝绸之乡,“房子绵”列为贡品,与当时南以四川江津蜀锦为最相对应,故有“北国江津”之称。临城还是历代名人荟萃之地,李乂(字尚真,唐朝刑部尚书 )、王鬷( 字总之,宋朝枢密院知事)、乔壁星(字文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四川巡抚,从二品,被称为“明代天下第一清官”)等名标青史。同时,临城也是红色革命老区,八路军一二九师和冀西游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