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游戏竞技>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12章 邢台市《清河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邢台市《清河县》(3 / 6)

继续阅读!

坝营镇

坝营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境内的冢子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冢子位于坝营镇冢子村西30米处,原高20米,底部直径100多米,现高15米,底部直径60米 。周围原有8座小冢子,并称清河九冢,现仅存此冢,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吸引众多历史文化爱好者和学者前来考察。

围绕冢子遗址,坝营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广场和展览馆,展示当地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开发历史文化观光、民俗体验等旅游项目。农业方面,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同时引导农民种植果树、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工业领域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为主,部分企业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发展深加工,生产特色食品。

二、历史沿革

清河县历史久远,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活动。4000多年前,属于兖州地域。西周设甘泉市;春秋先属齐,后属晋;战国归赵 。

秦行郡县制,境称厝县,属巨鹿郡。西汉高祖四年设清河郡,“以郡临清水故号清河”,辖厝县、信城县等。东汉永宁二年,厝县改甘陵县,信城、清阳并入,清河国治迁此。建安十一年,甘陵国改清河郡。

西晋咸宁三年设清河县,为县名之始。北魏、北齐时期,行政区划多次调整。北周设贝州,州郡并存。隋代,武城县改名清河县,贝丘县改清阳县。唐代,斌强县并入清河县,清阳县与清河县同隶河北道贝州。五代时,清河、清阳隶贝州。

宋代,清河县治所多次迁移,神宗熙宁四年,清阳县并入清河县。金朝属大名府,元代属中书省大名路。明代属中书省广平府,清代为直隶省广平府所辖。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几经变更。抗日战争时期,境内存在三个政权。1940年,西部83个村庄划出设清江县。抗战胜利后,行政区划再次调整。1949年,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清河县隶属多次变动。1952年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并入南宫县,1961年恢复建制,仍属邢台专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管辖至今。

三、文化脉络

清河县文化底蕴深厚,形成独特文化体系。作为中华张氏起源地,轩辕黄帝封挥公并赐姓张,世居青阳(今清河),张挥为张姓始祖 。清河县建设华夏张氏祖庭,建筑仿黄帝时期祭祀形式,占地近300亩,有门阙、挥公堂等建筑。每年举办寻根祭祖活动,吸引全球张氏后裔,是张氏宗亲精神家园。2009年,清河县获“中国张姓文化之乡”称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