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1952年11月划归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市)至今。1958年9月阳原并入蔚县,1961年5月恢复现今阳原县建制。
悠久的历史为阳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着名的当属泥河湾文化。泥河湾遗址群位于河北阳原县东部,桑干河北岸,化稍营镇泥河湾村境内,在桑干河上游的阳原盆地。距今约177万年前,远古的人类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记录了200 - 300万年来泥河湾古湖变迁的完整过程。地层中饱含着古湖时期的动植物化石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形成了一个“天然博物馆”,是研究我国古人类、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及新构造运动学的宝地,在国际地质界和考古界享有盛誉,尤其是在世界早期人类起源研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泥河湾的系统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特的文化现象——泥河湾文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地质和考古工作者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和研究,已发现早期文化遗存的遗址80多处,其中100万年以上的就有25处,全国共30处。距今136万年前的小长梁早期遗址区、10万年左右的侯家窑中期遗址区和1万年左右的虎头梁晚期遗址区,统称为泥河湾遗址群,被公认为“世界人类及其文化起源中心”,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地位。2001年10月,马圈沟遗址又有新的重要发现,此处人类进餐的遗迹经有关考古专家确认距今约二百万年前。马圈沟遗址是迄今为止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具有确切地层的人类活动遗址。泥河湾被誉为“人类的东方故乡”,泥河湾遗址群于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2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10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项目,在全国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中排列36位。
除了泥河湾文化,阳原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阳原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以其细腻的线条和精美的图案闻名遐迩。剪纸艺人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就能在纸上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花卉等形象,这些剪纸作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阳原人民生活的写照。阳原的社火、秧歌等传统表演艺术也十分精彩,每逢重大节日,各村各乡都会组织社火表演,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等节目热闹非凡,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喜庆氛围。
三、必游景点
(一)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阳原县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它依托泥河湾遗址群而建。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