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游戏竞技>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2章 太原市《阳曲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太原市《阳曲县》(3 / 10)

价值。林业方面,杨兴乡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保护森林资源,同时还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如养殖家禽、种植菌类等。此外,杨兴乡还有一些红色文化资源,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阳曲县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当时属晋。晋顷公十二年(前514),晋盂邑即为今大盂一带。战国时,在今黄寨镇黄寨村东置狼孟,为赵邑。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置狼孟县,隶属太原郡。西汉复置盂县,时阳曲为狼孟、盂、汾阳三县地,先后隶属韩国、代国、太原国。此后历经朝代更迭,阳曲县的建置和名称多次变化。

唐武德初,改抚城县为乌河县,三年(620),分阳直县地置汾阳县。七年(624),废阳直县,改汾阳县为阳曲县。贞观元年(627),乌河县并入盂县,洛阴县并入阳曲县。自此,县境统称阳曲县,唐初属并州太原郡,开元十一年(723)后属太原府。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北汉降宋,阳曲县经历了州治和县治的迁移。金天会年间,阳曲县治移入府城,为太原府治所在地,属河东北路太原府。元世祖二十七年(1290),阳曲县先后属太原路、冀宁路,为路治所在地。明洪武年间,阳曲县城成为山西行中书省等治所驻地。清袭明制,以阳曲县城为省会,并保留太原府建置,阳曲县为府直隶县。

中华民国初,阳曲属冀宁道,省直辖县,县衙驻府城皇华馆。民国16年(1927),废道,阳曲县为山西省会、一等县。民国时期,阳曲县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在抗日战争时期,更是出现了多个抗日民主政府并存的局面。1948年,东、西阳曲县民主政府合并,成立阳曲县人民政府,1958年,阳曲县划归太原市,此后建置归属再无变化。

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阳曲县孕育出了灿烂的文化。这里曾培育出了一批治国安邦的文臣武将和精于诗章的墨客文人,如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郭淮,他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多次抵御外敌入侵,为魏国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唐代名臣“神探”狄仁杰,以其公正廉明、断案如神而闻名于世,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国古代清官的代表人物;一生经历唐朝四代君主,四代为臣的郭子仪,他在安史之乱中挺身而出,率领唐军平定叛乱,挽救了唐朝的危局,被誉为“再造唐朝”的功臣;宋代名将呼延赞,英勇善战,其忠勇的形象深入人心;明末清初“奇人”傅山,不仅在医学、书法、绘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