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游戏竞技>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1章 朔州市《朔城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朔州市《朔城区》(1 / 5)

朔城区,作为朔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其位于山西北部雁门关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12°44'25,北纬39°7'16"-39°28'27" 。境域北起黑驼山与平鲁区交界,南至紫金山与宁武、代县、原平县相邻,东到东榆林与山阴县接壤,西至兰家窑与神池县毗邻。东西长67千米,南北宽36千米,距首都北京502千米,总面积1793平方千米 。全区辖8个乡2个镇5个街道、227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是朔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乡镇简介

1. 神头镇:位于朔城区东北方向,背依洪涛山,怀抱桑干河,山清水秀,泉群吐玉,景色迷人,有“塞上西湖”的美誉。神头海水温常年保持在12℃至16℃,冬不结冰,水汽蒸腾,每年吸引成群的野鸭、大雁、鸿雁、白天鹅等水鸟前来栖息。这里围绕“神山、圣水、古镇、田园”的总体定位,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山地运动、文化体验等产业,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2. 利民镇:处在朔城区西部的群山之中、明长城脚下,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较多,有内外长城横贯镇境,着名的黑驼山丰王墓、穆桂英圈马场,以及景色迷人的儿女山风景区。除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利民镇还在抓好莜麦、胡麻等特色小杂粮种植的基础上,打造西兰花、有机菜花等高原夏菜种植基地,积极推进乡村振兴。

其余八个乡也各具特色,它们或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或依靠特色农业,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共同构成了朔城区丰富多样的乡镇风貌。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朔城区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人”就在此栖居生息,开启了这片土地的人类文明史。

夏、商时期,这里属于楼烦地;春秋、战国时,为狄人所居。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军北击匈奴,筑土城养马,得名马邑,后置马邑县,自此马邑之名载入史册,开启了它作为军事要地与边塞重镇的历史。北齐天保元年(550年)置朔州,天保八年(557年)朔州治所移至马邑故城,同年置招远县;北周时期,这里成为朔州总管府。唐代时称鄯阳县;明清时期称朔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朔州为朔县,属山西省。1940年,朔县西山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朔县隶属察哈尔省。1958年9月,朔县和平鲁县合并称朔县,属山西省晋北专区,1961年4月朔、平分县。1989年1月朔州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