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游戏竞技>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2章 忻州市《原平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忻州市《原平市》(3 / 8)

政府取“原隰宽平”之意,在此设立原平县,这便是原平置县的开端。此后,原平历经多次朝代更迭和行政区划的变动。在东汉时,原平、崞县划归雁门郡;北魏时期,原平境内北部为原平县,中部属于石城县,南部属于秀容县 。

东晋时置为石城县,隶属秀容郡,武定四年改为廓州;北齐时为北显州属并州省;北周又复石城县属并州总管府 。北魏还新置崞山县,寄治于石城,也就是原来的崞城 。隋以后,崞县定名,替代原平。唐代崞县名称又多次变更,唐乾元元年改雁门郡为代州后,与雁门、崞、繁峙、五台、唐林五县隶属。五代十国时期,其名称再度频繁变化,后梁改为白鹿县,后唐再度改回唐林,后晋改为广武,随后又改回。直到北宋,并入崞县。金时改崞县为崞山军;元太祖十四年升崞县为崞州;明洪武二年又复改为崞县,洪武八年属太原府代州管;清雍正二年,崞县直隶代州;民国时,崞县属雁门道 。抗战时期,崞县曾按太同公路分为东西崞县,1946年合并回称崞县,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12月崞县仍治于今原平崞阳 。1958年,因地震而毁坏,撤销崞县,设立原平县,属晋北专区 。1959年12月,原平县驻地由城关迁至原平镇 。1961年代县析出,原平县改属忻县专区,1967年属忻县地区,1983年属忻州地区 。1993年撤县改市,2000年至今,撤销忻州地区,设立地级忻州市,原平市由忻州市代管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原平见证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这里是万里茶路上的重要节点,晋商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商业贸易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同时,原平的农耕文化也十分发达,农民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三、历史人物

原平人才辈出:

- 班婕妤:西汉时期着名才女,她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作为“三班故里”的杰出代表,班婕妤的文学成就和高尚品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作品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才情与智慧。

- 郝隆:东晋名士,“嗜书如痴,学富五车”。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上社村村民有晒衣服去晦气的风俗,富人家晒绫罗绸缎,而郝隆却袒胸露腹晒起太阳,旁人不解询问原因,他傲然答道:“我晒书!”“郝隆晒书”的典故由此而来,传为佳话,他也成为后人铭记的晋贤名士,其所在的上社村被称为“晋贤故里” 。

- 续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