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游戏竞技>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7章 忻州市《宁武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忻州市《宁武县》(2 / 9)

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成为游客喜爱的纪念品。

宁武县的10个乡各具特色。薛家洼乡地处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当地村民靠山吃山,发展起了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养殖蜜蜂等;余庄乡以其美丽的田园风光着称,这里有大片的农田和果园,春天桃花、杏花盛开,秋天果实累累,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观赏和采摘;涔山乡因临近涔山而得名,境内的悬崖栈道、悬空村等景点充满了神秘色彩,是户外探险爱好者的天堂;化北屯乡位于汾河岸边,水资源丰富,渔业和灌溉农业发达,当地的汾河鱼肉质鲜美,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西马坊乡、新堡乡、迭台寺乡、怀道乡、圪谬乡、东马坊乡等也都在农业、林业、畜牧业等方面有着各自的发展特色,共同构成了宁武县丰富多彩的乡村画卷。

二、历史文化

宁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历史沿革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战国初期,这里是赵国和北方少数民族楼烦、林胡征战、争夺的地带。起初为楼烦所居,后来被赵国征服,宁武地区纳入赵国版图。公元前332年,赵肃候在宁武境内修筑长城,遗址始于管涔山,经炭窑坪西,达岢岚,终抵兴县,虽历经岁月沧桑,部分遗址仍留存至今,见证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

秦朝时,宁武属太原郡地。西汉时,公元前141年(后元三年)以前,宁武一带为雁门郡楼烦县、太原郡汾阳县地。此后,行政区划历经多次变迁。东汉末年,武州县废,匈奴人南下居住于此。西晋重设楼烦县。南北朝时期,这里先后为北魏漯源川、北秀容地等。隋朝时,宁武县城附近宁化、雁门及崞县都属楼烦郡的静乐县地。唐朝时,宁武始为唐的领地,曾为天安军地。北宋初,内长城以北地区为辽国所有,宋在宁武县城西南百里处设宁化县,后改宁化军。金灭辽后,宁武归金,宁化军、宁化县袭宋置。元朝时,宁化州一部分设窟谷县,后与宁化合并归管州管辖。明朝时,宁武县为崞县西境,隶属于太原府,1369年(洪武二年)设立太原左卫、前卫,又在宁化设立守御所。1468年(成化四年),宁武守御所归宁武关管辖,并配备三关总兵,统领宁武关、偏头关、雁门关三关军事,为山西镇。清朝初期,宁武关改为宁武营,1725年(雍正三年)设宁武府,并将宁化等10堡归宁武县管辖。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宁武府,宁武县属雁门道。1946年7月1日,宁武县城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武县的归属也经历了多次调整,2001年,忻州地区改设忻州市,宁武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