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游戏竞技>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1章 阳泉市《平定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阳泉市《平定县》(3 / 6)

天宝元年,石艾县改名为广阳县。

五代时期,沿袭旧制,广阳县属北汉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977),以镇州广阳寨建平定军,属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四年(979),灭掉北汉后,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县治迁至榆关(平定上城),属平定军 。这一时期,平定县的设立标志着当地行政建制的重要变革,也开启了平定县新的历史篇章。

金大定二年(1162),平定县升为州治,属太原支郡,领平定、乐平(今昔阳)二县 ,其行政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元代,平定州属冀宁路太原府 ,在元朝的统治体系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区域管理作用。

明代,平定州属冀宁道太原府,当时的平定州,冶铁制器业十分发达,在全省独占鳌头 。冶铁业的繁荣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使平定州成为当时山西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清代,雍正二年(1724),平定州始升直隶州,由太原府析出,属省辖,领寿阳、盂县、乐平三县 ,其政治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管辖范围涵盖周边多个县份,对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民国元年(1912),改平定州为平定县,属冀宁道 。民国3年(1914),乐平乡改置昔阳县,从平定县析出 。民国26年(1937),日军入侵,县城沦陷,设立伪行政公署,其权力仅能控制县城附近及交通沿线 。但平定人民并未屈服,在抗日战争期间,以正太铁路为界,路北建立平定(路北)县抗日政府,属晋察冀边区管辖;路南又以平辽公路为界,分别建立平东县和平西县两个抗日政府,属晋冀鲁豫边区管辖 。民国35年(1946)6月,平东县、平西县合并,建立平定(路南)县政府 。民国37年8月(1948年8月),路南和路北两个县政府合并,成立平定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区 。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8月,平定县建制被撤销,归入阳泉市,称阳泉市郊区 ;1961年4月,又恢复平定县建置,属晋中专区 ;1983年9月,平定县划为阳泉市属县,一直延续至今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平定县孕育出众多杰出人物。元代中书左丞吕思诚,他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为官清廉,致力于改革和发展,对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明朝南京兵部尚书乔宇,他不仅在军事和政治领域有着卓越的才能,还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民国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