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景点。同时,阳邑乡还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小白乡以种植水果和蔬菜而闻名,是太谷区的“果菜之乡”。小白乡的水果和蔬菜品质优良,口感鲜美,深受市场欢迎。近年来,小白乡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同时,小白乡还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任村乡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同时也发展了一定规模的畜牧业。任村乡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年来,任村乡通过引进农业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任村乡还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太谷区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境内人类活动已很普遍,在乌马河流域定居,后属帝喾高辛氏酋邦,是商始祖契的居住及活动区域。虞舜时天下分十二州,太谷属并州;夏殷时代,隶属冀州。商代晚期,境域成为华夏族和戎狄游牧部落杂居之地,名“箕”,箕国是商属小方国,都城“箕城”在今太谷县白燕、王村一带,是箕子封地。周武王时,境域属黄,为山西境内17个诸侯国之一,后复属并州。春秋时期,属晋国晋阳城领地,称阳。周襄王时,晋侯把阳地赐给大夫处父作食邑,称阳邑。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赵、魏、韩三家分晋,境地属赵国,东南部曾设马陵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境内置阳邑县(县治在今阳邑村),属太原郡(治晋阳)辖。西汉初年,仍称阳邑县,全境为代王恒领地。汉平帝时,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王莽新朝天凤元年(14),县名改为繁穰县,隶属未变。东汉建立后,复称阳邑县,仍归太原郡。三国时,全境归魏国并州辖,隶属太原郡。西晋时,境地仍归并州辖,属太原国(太原郡改)。十六国时期,先后被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统治。北魏时期,实行州、郡、县制,属并州太原郡。北魏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全境属东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北齐取代东魏,全境归北齐控制,属并州太原郡。北齐承光元年(577),北周灭北齐,全境归周。同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县治由阳邑迁至白塔村(今县城所在地)。隋朝统一全国后,取消郡级建制,行州、县两级制。隋开皇十八年(598),阳邑县改名太谷县,属并州。大业三年(607)又改州为郡,行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