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游戏竞技>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7章 长治市《黎城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长治市《黎城县》(3 / 10)

二、历史的脚步:岁月沉淀的记忆

黎城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见证了无数的变迁。

商朝时,黎城属黎国。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为黎侯国。汉、三国迄两晋,这里是潞县地。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废潞县,置刈陵县,县治设于今黎侯镇古县村,这是黎城境内建县之始。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黎城县,从此与潞城各自为县。唐初,先属韩州,后属潞州,隶属河东道;天佑二年(905年)改为黎亭县。五代唐复名为黎城县。

宋属河东路潞州,天圣三年(1025年)迁县城于原县治东南4公里的白马驿,也就是现在的县城;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潞城县;元佑元年(1086年)复置黎城县,自此县名历代不改。

金属河东南路潞州,贞佑三年(1215年)升涉县为崇州,黎城属之;贞佑四年(1216年)崇州复为县,黎城仍归潞州。元属晋宁路潞州。明代中前期属冀南道潞州,嘉靖八年(1529年)升潞州为潞安府,黎城属之。清属冀宁道潞安府。

1912年(民国元年)废府,以道承省统县,黎城属冀宁道。1930年(民国19年)废道,直隶于山西省政府。1937年(民国26年)山西确立专署制,黎城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40年(民国29年)将三区偏城、宇庄等54村划出,设立偏城县。1941年(民国30年)9月1日,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太行行署四专署。1943年(民国32年)10月31日,为适应抗日斗争形势需要,分黎城为黎城、黎北两县;1945年(民国34年)11月5日复合为黎城县。1948年(民国37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属太行三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恢复山西省建制,黎城属长治专区。1959年1月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1979年改为晋东南地区行政公署,黎城仍为其属县。1985年4月30日,国务院撤销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黎城划归长治市管辖。

三、文化脉络:传承千年的精神之魂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黎城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脉络,这些文化是黎城人民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黎城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农耕文明策源地。上古时期,相传帝尧、许由、巢父、彭祖等高贤之士都出生在这里。“黎民百姓”“洗耳恭听”等成语故事,“女娲补天”“蚩尤争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