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时期,古县地区的行政区划虽然有所变动,但总体上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五代时期,古县仍属晋州;宋朝时,又归属到晋州;金时期,改属于平阳府 。元朝至正二年(1342年)冀氏县、和川县合并到了岳阳县;至正四年(1344年)县衙搬迁到了安泽县的冀氏,历时9年;至正十三年(1353年),县衙又搬迁回到了岳阳 。明清时期,岳阳县治岳阳,属平阳府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古县地区经历了朝代的更迭和行政区划的调整,但当地人民始终在这里辛勤劳作,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和传统。
中华民国3年(1914年),岳阳县重新恢复了安泽县的旧称,县衙仍然设在岳阳这个地方,隶属于河东道 。1938年7月,因为抗日战争的形势,县政府等行政机构迁移到了今安泽县的和川镇,归属于山西省第三专区 。1939年,县境区划归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八专区 。1940年8月,岳阳和安泽分开设置,在原有的区域范围内重新建立岳阳县,县政府等行政机构设在辛佛村,归属太岳区八专区管辖 。1942年4月,岳阳县重新并入安泽县 。在民国时期,古县地区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人民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同时也激发了当地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反抗精神,为抗击外敌做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1年8月,从安泽县和浮山两县的区域范围内划分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县境,新组建了古县,古县隶属于临汾地区,将县城治所设立在岳阳 。1973年县城迁至新址 。2000年后,县城扩张至城关、张庄 。2021年5月6日,撤销石壁乡、永乐乡,设立三合镇 。新中国成立后,古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古县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其中最为着名的当属蔺相如。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上卿,他以卓越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闻名于世。“完璧归赵”中,他面对强秦,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谋略,成功将和氏璧带回赵国,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和利益;“渑池之会”上,他不畏秦王的威严,与秦王针锋相对,使赵国在外交上取得了胜利;“将相和”的故事更是体现了他顾全大局、谦恭忍让的高尚品质,他与廉颇之间的和解,为赵国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蔺相如的故事流传千古,他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古县人民。
古县拥有众多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