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游戏竞技>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13章 沈阳市《辽中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沈阳市《辽中区》(1 / 4)

辽中区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西南部,地处辽河流域,是沈阳市区域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其辖区面积1455.7平方公里,下辖13个镇和4个街道,区内还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沈阳综合保税区辽中园区)和1个省级开发区(辽中经济开发区)。

乡镇简介

- 茨榆坨街道:位于辽中区北部,是辽中区的经济重镇。这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为雄厚,拥有多个工业园区,涉及机械制造、化工等多个产业领域。同时,茨榆坨街道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境内有茨榆坨明边墙遗址,是明代辽东边墙的一部分,见证了历史上的边疆防御风貌。

- 蒲河满族村(隶属于刘二堡镇):作为辽宁省爱新觉罗氏聚居村落之一,满族文化在这里展现于生活各处。村里旗袍、马褂常见,每到节庆活动,村民们便会穿上满族服饰载歌载舞。满族庙会是村里重要的民俗活动,起源已久,庙会上以黑猪祭奠为重头戏,还有净坛请神、正祭、送神等仪式,期间扭秧歌、唱太平鼓等表演轮番上演。

- 肖寨门镇:位于辽中区东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辽中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这里还走出了着名人物王树常,他是东北军将领,中将加上将衔,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历任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多个重要职务,建国后任国家水电部参事室参事,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 满都户镇:地处辽中区西南部,境内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这里是革命烈士杨斌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杨斌在抗战胜利后被派到辽中主持军政干部培训,后任满都户区委书记兼工作团长,为当地建立人民政权、肃清土匪等做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在区政府遭匪帮包围,壮烈牺牲。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辽中区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因地处辽河中游,故而得名“辽中”。历史上,这里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农业基地,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

明清时期,辽中区所在区域是边疆防御的重要地带,茨榆坨明边墙就是明朝为了防御蒙古兀良哈部和女真各部南下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的一部分。到了近代,随着东北地区的开发,辽中区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逐渐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年来,辽中区更是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显着发展,2016年4月11日,辽中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沈阳市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

辽中区是满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