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游戏竞技>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2章 丹东市《元宝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丹东市《元宝区》(2 / 7)

西北部,东邻振安区鸭绿江街道,南接八道街道,西连振安区同兴镇,北靠振安区五龙背镇,因辖区内的大小金山而得名。全镇占地面积较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这里的工业也有一定发展,形成了以制造业、加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同时,金山镇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旅游开发,拥有黑沟水库、金山湖度假村等自然景观和休闲度假场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验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元宝区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山东、河北等地的难民在大沙河一带谋生,逐渐形成了早期的商业活动,这里也成为丹东市内最早的居民区,并逐步发展成集市和商业中心。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元宝区管辖现今八道、九道、兴东一片。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安东市民主政府将元宝区分划一个沙河区,一个元宝区,元宝区辖八道、九道地段,沙河区辖兴东地段。1956年,元宝区辖八道、九道、珍珠路、兴东4个街道;金汤区辖广济、六道口、七道3个街道。同年4月,将振安区并入元宝区,城市区级格为县级区。1960年4月,金汤区撤销下辖的街道办事处并入元宝区 。此后,元宝区的行政区划虽历经多次调整,但始终保持着丹东市核心区域的重要地位。

在历史的长河中,元宝区作为丹东百年开埠的发祥地,诞生了东北首个水运码头、电报局、报社和银行,见证了丹东的繁荣与沧桑。汤玉麟公馆等历史建筑至今仍矗立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着商埠往昔的繁华。同时,这里也是多民族聚居地,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例如,满族的传统服饰、饮食和民俗活动,朝鲜族的歌舞、传统节日等,都为元宝区的文化增添了丰富色彩。

在这片土地上,还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无数英雄儿女从这里走出,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元宝人。

必游景点

元宝山公园

元宝山公园坐落于元宝区北部,因山体形似元宝而得名,自古位列“安东八景”之首。公园占地面积较大,山林茂密,四季景色各异。春季,樱花盛开,如雪似霞,漫步在樱花树下,仿佛置身于粉色的童话世界;秋季,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红叶如诗如画,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拍照。登上元宝山山顶的观景台,可俯瞰丹东市区全貌以及鸭绿江两岸的壮丽风光,中朝两国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