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锦州:辽西走廊的魅力之城
锦州,这座位于辽宁省西南部的城市,它北依松岭山脉,南临渤海辽东湾,扼守辽西走廊的东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两大区域的交通要冲。锦州地域总面积平方公里 ,下辖北镇、凌海2个县级市,黑山、义县2个县,以及凌河、古塔、太和3个区,另外还有经开区、高新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这座城市不仅是辽宁西部的区域中心,更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常住人口266.8万,城区人口超过110万。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锦州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2100年的建城史,其历史发展轨迹犹如一幅宏大的画卷,展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与变迁。
夏商周时期,锦州属于冀州、幽州地域;春秋战国时,归燕国辖地。燕击败东胡后推行郡县制,秦、西汉时这里属辽西郡,设置徒河县。此后历经东汉、三国、西晋、东晋,直至南北朝时期,锦州的行政区划虽有变化,但始终在中原政权的统治范围内。到了隋代,锦州先属辽西郡,后改属柳城郡,称泸河镇。唐代时,属河北道营州总管府燕州,治泸河县。668年后归属安东都护府,为汝罗守捉城。
辽代是锦州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汉俘建锦州,锦州之名自此开始,治永乐县。金时属北京路,仍治永乐县。元朝时属辽阳行中书省大宁路,治锦州。明朝时属辽东郡指挥使司,置广宁左中卫屯。清朝时,锦州属奉天省奉天府,康熙元年并广宁中、左、右三屯卫为锦县。康熙三年6月置广宁府,锦州属广宁府,同年12月裁广宁府设锦州府,治锦州,宣统三年裁县归府。
民国时期,锦州属辽沈道、奉天省,后属辽宁省。1913年撤锦州府设锦县,日伪时期属奉天省。1934年日伪设锦州省,伪锦州公署驻锦县。1937年始置锦州市,市、县分治,伪市、县公署均驻锦县。1945年8月锦州市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人民政权,热河省辽西专员公署;1945年末属国民党辽宁省;1949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辽西省,省政府驻锦州;1954年8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锦州市属辽宁省至今。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锦州见证了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商周时期,这里是孤竹国辖区,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开始在此交融。明清时期,着名的明清松锦大战在此爆发,这场战役成为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清军由此进关问鼎中原,锦州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