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的一部分,这里的游牧文化与满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近现代以来,新邱的历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1948年3月18日新邱解放,阜新市第三区人民政府成立 ,从此新邱人民迎来了新的生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中,新邱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1958年9月,新邱区与邻近农村合并成立红旗公社 ,同年11月与新邱煤矿合并,成立政企合一的新邱公社 。1980年10月,成立新邱区人民政府 。1988年7月,新邱区被中共阜新市委、市人民政府辟为阜新市的经济发展特区 ,这一举措为新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2002年,细河区的长营子镇划归新邱区管辖 ,进一步扩大了新邱区的发展空间。
二、下辖乡镇与街道:特色鲜明的区域
(一)长营子镇
长营子镇位于阜新市区东郊,与新邱区隔细河相望 。这里早年曾叫做红旗公社,到2002年改为长营子蒙古族镇,归属新邱区 。长营子镇地域面积较大,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广袤的农田和山林。在农业方面,这里主要种植玉米、高粱、大豆等农作物,是新邱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同时,长营子镇还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草莓、葡萄等水果,以及各种蔬菜,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还远销周边地区 。
在工业方面,长营子镇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为主的产业格局 。一些农产品加工厂将当地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机械制造企业则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出各种高质量的机械设备,产品畅销省内外 。此外,长营子镇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镇内有一些自然景观优美的地方,如山林、溪流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每逢节假日,游客们来到这里,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
(二)街基街道
街基街道是新邱区的老城区,这里居住人口密集,生活气息浓厚 。街道内有许多传统的商店、餐馆和菜市场,各类生活用品琳琅满目,价格实惠,是居民日常生活购物的主要场所 。街基街道保留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街区,这些建筑见证了新邱区的发展变迁 。漫步在街基街道的小巷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此外,街基街道还注重社区文化建设,经常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