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的传承
连山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其中一些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连山皮影戏历史悠久,清末,因皮影戏与义和团有关,被诬为“悬灯匪”,御令抄斩,1895年,连山组建了皮影戏班子 。皮影也叫“影经”“灯影戏”“土影戏”,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 。艺人一边操纵影人一边演唱,配以音乐,剧目、唱腔多与地方戏曲相联,演唱内容多是一些人物典故和历史故事,唱词寓意似佛教经卷,劝人向善,敬忠除奸 。通常把记载唱词的经卷叫“影经”,唱“影经”的艺人叫“影匠”,演唱的剧本叫“影卷” ,2008年,连山皮影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连山“抬姑姑”是一项独特的民俗活动,在“添仓”日举行 。先收集七家早晨吃剩下的干粮、淘米水、灶坑中的草木灰、香火等,准备坛子、扁担、绳子、青石板、水桶等用具 。在宽敞空地上摆一供桌,桌上放姑姑(细秫秸扎成的女神)和七家的干粮、香火,然后从井中提来清水,水桶在半路不能落地,称为不落地水,将坛子装满水,再用草木灰在空地上洒下十二道横线,代表一年十二个月(闰年则划十三道) 。最后请姑姑点香火,众人下跪磕头,默默祈祷,同时屏退属相鸡、失去配偶、怀孕、重孝等禁忌之人,然后说出将要预测的作物种类进行测试 。其方法是用淘米水和灰泥,涂抹在坛子底部,与一个一尺半长见方的青石板相粘连,将扁担插入罐子上的绳子里,由一对童男童女从第一条线抬起,走过横线,如果罐子和石板粘在一起顺利通过并返回横线,预示此种作物生长良好,若中途石板落下,落在第几条线,就说明只有几成收成 ,2011年“抬姑姑”被认定为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连山手撕画是一种用手指在纸上撕出镂空效果的艺术,也可称为撕影 。连山手撕画代表人物刘杰,1957年出生,葫芦岛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连山区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 。承其祖辈独传技艺,自幼酷爱手撕画艺术创作,其作品在“辽宁省剪纸艺术大赛”中荣获金奖,10米长卷手撕画《清明上河图》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 。2010年被葫芦岛市聘为民间艺术研究室导师(手撕画),刘杰的手撕画以民俗体裁为主,以表现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