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临湖民宿、观景垂钓、户外露营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观光园 。种植采摘区由34栋现代化温室大棚构成,里面种植着黄瓜、菠菜、生菜等各种蔬菜,樱桃、草莓、火龙果、葡萄等特色瓜果 ,且这些无公害果蔬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 。民宿康养区建设了总计2000平方米的10余间装修风格各异的临湖民宿,围绕占地面积平方米的亲水生态园打造了休闲步道、湿生绿植、荷花观赏池、观光亭等10余处生态观光点位 。餐饮娱乐区以生态、营养、安全、美味为主旨,打造了农家大锅炖、原始坑烤、特色烤全羊、自助烧烤等一系列具有民俗特色的经营项目 。房车体验区则满足了游客亲近自然的需求,500平方米的区域内鲜花盛开,草坪上小木屋、帐篷错落有致,游客可在此露营、烧烤、举办派对等 。
五、古刹、寺庙与道观
在绿园区,虽没有大型的知名古刹、寺庙与道观,但一些小型的宗教场所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宁静的宗教文化色彩 。这些场所规模虽小,却承载着当地部分居民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 。它们的建筑风格质朴,内部环境清幽,每逢宗教节日,信徒们会前来祈福、诵经,香火虽不旺盛,却也充满着虔诚的氛围 。
六、历史遗址
1. 长春气象站:这座气象站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清朝光绪年间 。历经清朝灭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变迁,气象观测业务几乎未受影响 。2017年5月,它入选世界气象组织首批“百年气象站”(全球共60个,中国入选3个) 。饱经风雨的长春气象站积累了大量连续的气候资料,为研究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气候变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一座气象观测站,更是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
2. 伪满洲国赛马场遗址: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产物,赛马场遗址见证了那段特殊的历史 。虽如今赛马场已不复当年的热闹场景,但遗址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人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它是日本殖民统治东北的历史见证,对于研究伪满洲国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站在遗址前,仿佛能看到当年赛马场上的喧嚣,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 。
七、民俗风情
绿园区的民俗风情充满了浓郁的东北特色 。春节期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年味十足 。年夜饭桌上摆满了东北特色美食,如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粘豆包等 。一家人围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