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游戏竞技>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7章 长春市《九台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长春市《九台区》(1 / 11)

在吉林省中部、长春东北部,有一片总面积达3371.51平方公里的土地——长春市九台区。这里地形呈西南东北狭长状,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九台区下辖14个街道、2个镇、2个民族乡,每个区域都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九台独特的城市风貌。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九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虞、夏、商、周时,这里是肃慎人的家园,他们以渔猎、畜牧为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早期人类活动的痕迹。两汉魏晋时期,此地归属于扶余国,扶余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逐渐融入当地,农业和手工业得到发展,城市聚落开始形成。

扶余国灭亡后,从南北朝到隋唐初期,九台区成为靺鞨地。唐代,随着渤海国的兴起,这里属渤海的扶余府辖境,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原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传入,促进了当地的发展。辽代时,九台区为东京道黄龙府辖境,辽代的政治制度和军事防御体系在此留下印记,当地的城镇建设和交通网络得到进一步发展。金代,这里归上京路济州管辖,大定二十九(1189年)济州改为隆州,贞和初(1214 - 1217年)为隆安府,九台区也随之归属隆安府 ,女真文化在此传播,农业、商业和手工业持续繁荣。

元代,九台区属开元路辖境,开元路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了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明代,九台区受奴儿干都司管辖,见证了明王朝对东北地区的经营与统治,卫所制度的实施巩固了边防,也推动了当地的开发。

清康熙九年至二十年(1670 - 1681年),清政府修筑柳条边,九台作为北数第九台,分为上九台和下九台,县城设在下九台,后改为九台,这便是九台名称的由来。柳条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流动,但也保护了东北地区的生态和满族传统文化。1932年,九台设治建县,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1988年撤县设市,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14年撤市设区,九台区融入长春市的发展格局,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九台区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它被誉为“中国萨满文化之乡”,萨满教作为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通过萨满巫师与神灵沟通。在九台,传统的萨满祭祀仪式仍在一些特殊场合举行,神秘的舞蹈、独特的吟唱,展现了古老文化的魅力。

作为“中国满族剪纸艺术之乡”,九台的满族剪纸历史悠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