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第二次东巡吉林,曾驻跸在舒兰驿站,并在此“赐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宁古塔将军沙纳海白金、彩缎”。康熙二十年至光绪三十三年,先后属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永吉州、吉林厅、吉林府辖地;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二年,分别属吉林府、五常厅和京都内务府直辖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辖地。宣统二年三月壬戌,析吉林府北境,五常府南境,设置舒兰县,县治所抢子坡(朝阳镇),属吉林省西南路道。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十八年,废除道制,境内直属吉林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5月冯占海与日军决战舒兰城,并于7月13日收复舒兰县城,歼敌500余人,缴获日军迫击炮一门。民国二十二年实行县制改革,舒兰县政府改称县公署。伪满初期把东北划为十四省,舒兰县仍属吉林省管辖。民国二十九年7月,县公署由向阳移至“四家房”(今舒兰镇)。民国三十五年7月,归吉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辖。民国三十七年7月15日,撤销吉北专署,归吉林省直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舒兰县政府改称舒兰县人民政府;1955年6月16日,舒兰县人民政府改称舒兰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6月,属吉林市管辖的吉林地区;1966年1月10日,属永吉专区管辖;1968年2月13日,舒兰县革命委员会成立;1969年2月23日,仍属吉林市管辖的吉林地区;1980年11月3日,舒兰县革命委员会改称舒兰县人民政府,隶属吉林市管辖;1992年10月8日,撤县设市,舒兰县人民政府改称舒兰市人民政府,由吉林省直辖,吉林市代管。
三、历史人物
在舒兰的历史长河中,完颜希尹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出生于舒兰市小城镇,生年不详,出身女真贵族家庭。完颜希尹年轻时便跟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举兵抗辽,他精通兵法,注重收集敌方信息,善于分化敌人阵营,屡立战功,协助完颜阿骨打成功建立金国。
完颜希尹酷爱中原文化,宋金战争中,别人攻下城池忙着抢夺财物,他却急于掠走书籍,还聘请滞留在金的南宋使臣教授儿子读书,其子孙也因此受益,许多担任金朝重要官职。更为重要的是,他依据汉字和契丹字特点,结合女真人语文习惯创制了女真大字,改变了金朝没有文字的历史,对金朝政权巩固和女真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被尊称为“女真仓颉” 。1140年,完颜希尹因遭人恶意构陷,蒙冤被赐死,死后葬于完颜希尹家族墓地。
四、必游景点
完颜希尹家族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