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这里的统治权不断更迭,先后属高句丽、燕、前秦等。
隋唐至宋元时期,白山市的历史继续书写着民族融合与政权交替的篇章。隋属高丽,唐初属高丽辖地,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灭高丽,属安东都护府哥勿州都护府辖地。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属渤海国,并在今临江区所在地置神鹿县,为神州治所。五代初属渤海,辽太祖天显元年(公元926年)辽灭渤海,改建东丹国,其后,渤海遗民以今浑江市为中心,建立定安国。公元976年,定安国被辽灭,临江归属辽国东京道(辽阳府)。宋初属定安国,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并入辽。辽属东京道,在今临江置渌州驻鸭绿军节度使。金时属金国东京路婆娑府地,元属辽阳行中书省沈阳路辖地。
明清时期,明属奴儿干都司建州卫,为长白山部和鸭绿江部。1575年,划临江地区为建州卫沿江新安四堡长甸长岭以东之地,神宗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为努尔哈赤所并。清初属吉林副都统辖区,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设通化县,在今临江置猫耳山巡检,属兴京厅通化县。1902年8月4日,设临江县,隶属兴京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废除将军制,东北实行行省制,临江县属奉天省,仍辖于兴京厅。
中华民国初仍沿袭清朝建制,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奉天省设东、西、南、北、中五路,临江县属奉天省东路道。1914年6月改东路道为东边道,为东边道辖地。东北沦陷时期初属伪奉天省,为丙类县,1934年10月改属伪安东省,1937年7月1日划归伪通化省。东北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光复后,临江县划归安东省,11月临江县划归安东省通化专署所辖,1946年7月划归辽宁省第一专区所辖,1947年1月又改属辽宁省,为直属县,1948年9月重归安东省通化专署,1949年4月21日划归辽东省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属辽东省。1954年6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正式设立辽宁省,1954年8月20日临江县由辽东省划归吉林省,隶属通化专区。1959年3月23日,撤销临江县,成立浑江市,市治所迁至八道江镇,仍属吉林省通化地区。1985年2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浑江市为省辖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长白、抚松、靖宇三个县,市区划为八道江、临江、三岔子三个区。1993年11月28日,撤销临江县,设立临江市(县级)。1994年1月3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浑江市更名为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