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麓,松花江上游,有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拥有绝美自然风光的小城——靖宇县。
历史的长河:沿革、人物与文化脉络
靖宇县原名蒙江县,满语称“恰库”,意为“明珠河”。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便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清顺治元年,此地居民举族随迁,之后成为废墟。康熙十六年,长白山区被列为皇家封禁地,这里土地荒芜,林木丛生,野兽出没,成为无人居住的深山老林,不过,恰库河(今珠子河)、托哈那珲河(今那尔轰河)、额和讷音河(头道、二道松花江汇合处)在当年是采捕东珠的贡河,私自下河采捕者会受到苛重刑罚。
1840年,山东、河南等地的破产农民不断冒险进入此地,域内渐渐有了人烟。1854年,韩宪忠在桦甸夹皮沟建立金矿,号称“韩边外”,将蒙江等地自划为其属地,还设置了那尔轰、倒旗河、汤河口三个会房。1896年,蒙江一带正式开放,吉林将军派垦务委员曲振堂在此办理荒务,这便是蒙江设治的开端,只是曲振堂一行未及一周,就被榆树川一带民众杀害并抛尸松花江。同年,今靖宇镇始建,始称蒙江街,起初是蒙江垦务局驻地,垦务局设在蒙江上街(今保安村),借民房办公。后来在珠子河北岸勘定城基,规划街道,但因积水成潭,建房困难,还挖了壕沟排水,在珠子河北筑城墙。设治初期,县城既无衙署,也无学堂,人口稀少,商家寥寥无几。
1897年,吉林将军派恒谦来司事,设置垦务局,垦务兴起,居民逐渐聚集,一年多时间住户增至400余。恒谦着手规划建城,拟定城基,但因地处边境,人口稀少,且所划城基被占山户滥垦,辟城受阻。1900年,正值沙俄入侵,吉林将军派于之龙为总理垦务局委员,局房设在蒙江保安村北岗,次年又开辟珠子河南岸街基,至此蒙江始有城垣。1907年,光绪皇帝朱批设立蒙江州,隶属于吉林副都统。张廷桂任蒙江州治委员时,进一步规划州城,立木栅栏为城墙,设城门,没过两年,州城已具雏形,成为方圆百里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1908年,蒙江州衙署设于蒙江上街。1913年,蒙江改州为县 。1917年,东北三省清乡督办招募山林警察驻扎县城及南部林区,维持治安,使县城兴盛繁荣,居民多达万人,商户四五百家。1922年,直奉战争爆发,山林警察及壮丁被充军,县城治安空虚,土匪猖獗,居民纷纷逃离,繁华的河北街仅剩几户人家。此后两位知县虽努力恢复,但成效不大。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