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游戏竞技>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4章 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8 / 11)

晰可见,站在台顶可远眺松花江支流的曲折河道,遥想当年作为军事预警设施的重要作用。

古刹与历史遗址

妙因寺

妙因寺位于查干湖东岸,是吉林省现存规模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因蒙古王公信奉藏传佛教而建,历史上曾是郭尔罗斯前旗的宗教活动中心。寺院建筑遵循“伽蓝七堂”布局,沿中轴线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侧辅以钟楼、鼓楼和配殿,整体风格融合了藏式金顶与汉式飞檐,色彩以红、黄、白为主,尽显庄重肃穆。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塑像,塑像高达8米,通体镀金,神态庄严。殿内墙壁上绘制着《佛本生故事》壁画,采用矿物颜料绘制,历经百年仍色彩鲜艳,细节生动。寺内保存有一口乾隆年间的铜钟,高1.8米,钟体刻有藏文经文,敲击时声音浑厚,可传数里之外。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妙因寺会举行传统法会,来自各地的信众聚集于此,诵经祈福,场面隆重。

红石砬子遗址

红石砬子遗址位于哈拉毛都镇境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遗址分布在松花江支流岸边的台地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因地表裸露的红色岩石而得名。考古发掘中,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和骨器,其中以“之”字纹陶器最具特色,陶器多为夹砂红陶,器型以罐、钵为主,表面的压印纹饰规整流畅,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成熟。

石器中,磨制的石斧、石铲数量较多,刃部锋利,可见当时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同时发现的细石器,如石镞、刮削器,则说明狩猎采集仍占一定比重。遗址中还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屋的遗迹,以及集中的墓葬区,墓葬中出土的玉器配饰,表明当时已有初步的等级观念。红石砬子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松嫩平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小庙子遗址

小庙子遗址位于八郎镇西南,是一处辽金时期的寺庙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的砖瓦残片,其中兽面纹瓦当和勾头滴水保存较好,具有典型的辽代建筑风格。考古发现,遗址中心有一处大型夯土台基,推测为寺庙正殿的基础,台基周围出土了泥塑佛像残件,虽头部已失,但衣纹线条流畅,仍能看出高超的雕塑技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遗址中还发现了多座陶窑,窑内残留着未烧完的砖瓦坯,说明当时寺庙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可能为就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