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放过刘盈的!
他们会担心刘盈的后人以礼法正统来威胁他们的位置,甚至害怕刘盈回到了封国之中,失去了皇帝位置之后,就发生了改变,会造反!
这是皇帝一定会考虑的事情。
这一点吕雉从来没有怀疑过,因为当今陛下在加封了自己兄长的儿子为吴王之后,甚至都多次怀疑吴王会不会谋逆....
此之尚且为刘邦是自己打下来的天下!而不是被他兄长让出来的天下!
吕雉长长的叹了口气,看着铜镜中的自己,面容颇为忧愁:“陛下如今的身体越发的不好了,他想要易储,可....我又怎么敢真的让他易储呢?”
“若是太子之位真的丢了,日后的赵王怎么可能放过盈儿?”
她沉默的坐在那里:“他为什么就是不懂得这个道理呢?”
.... .....
刘盈不懂得的道理,但是刘恒却是懂得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恒越发的焦虑起来,他开始思考起来该如何离开京都,前往自己封地的事情了。
因为他明显的能够察觉到一件事情——随着刘邦来他母亲这里的次数越多,那位心狠手辣的皇后也逐渐的注意到了他的母亲,或者说注意到了他。
刘恒的目光中带着疲惫。
他的那位大哥的确是仁德,但他大哥的母亲、或者说他名义上真正的母亲可不是什么好人!
戚姬母子那么受到他父皇的宠爱,不依旧是在吕雉的面前大气都不敢喘?
他必须是想一个办法!
一旁的薄姬看着自己孩子的这个样子,心中也是长长的叹了口气,她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事实上,薄姬心里太清楚皇帝的德行了。
皇帝是不可能真的废黜了刘盈这个太子的——其余人都以为皇帝不废黜太子是因为对太子有愧疚,也就是当年将他踢下马车三次的事情,但她心里却一清二楚。
皇帝不废黜太子一方面是因为他这个政治动物真的对皇后有情,更重要的另外一方方面则是....刘邦不敢开这个所谓的“以贤代长”的先河!
是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凡事都是要有先河的,有了先例之后,便可以循照着先例去行事,以贤代长这种事情的先河是绝对不能开的!
毕竟....哪个皇子贤能是由谁说了算的?
皇帝?大臣?百姓?
刘邦简直是对此嗤之以鼻,若是让大臣说了算,那岂不是皇帝的更替日后要由那些大臣说了算了?这对皇权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绝对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