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秀进入长安城,新朝彻底宣告灭亡,整个大汉再次回归了原本的模样,而刘秀在复国之后,依旧是没有动摇国家原本的“国号”,依旧是为汉。
次年,改元“光复”,是为光复元年。
光复元年的春日,在一片万物生开勃勃生机的场面之中,陈氏官渡公陈况病逝于官渡之中的床榻上, ,临终前面容上带着笑容,没有什么遗憾。
而也正是这一年的春日,在官渡公逝世之后,梁王、也就是皇帝的生父,在皇帝尚且还未曾给他争取“加封”的时候,同样逝世在自己床榻之上。
据发现尸体的下人所说,当时梁王躺在床榻之上,眉眼含笑,好似心满意足的样子。
当时是,天子骤然悲痛近乎于晕厥,他坦诚道,在短时间内接连失去了两位对自己十分重要的人,这对自己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敢在反对皇帝给自己的父亲追封了。
是的,皇帝要给自己的父亲追封为“皇帝”了。
这是一种近乎于开创性的举动,但却没有人能够反驳这一点,因为大汉以孝治天下,对孝道是十分尊崇的,这一点从所有皇帝的谥号中都能有一个“孝”就可以看出来了。
除却太祖皇帝之外,其余的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孝。
这个孝并不属于谥号评价的一环,是整个皇朝的推崇,整个华夏古代两千多年,大概也就只有大汉是如此的谥号了。
如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等等。
就算是“光武皇帝”在死后,他的谥号之前也加了一个“孝”,为孝光武皇帝,其实这个“孝”在阅读的时候是可以忽略掉的。
刘秀为自己的父亲追封为“怀”,是为汉孝怀皇帝。
而在对自己的父亲进行了追封之后,刘秀开始了对前朝错误的大清洗——比如他将先皇,也就是“刘奭”的谥号定为“荒”。
是的。
先皇刘奭在死了这么多年之后,甚至还没有一个谥号。
当初他死的匆忙,王莽紧接着篡汉,王莽篡汉之后又紧接着是诸刘篡汉,这种情景之下,自然是不可能有人给刘奭谥号的。
刘秀给刘奭定的这个谥号,众人颇有些不满——那些大臣们在刘奭的手底下生活的还可以,在王莽手底下像是一条狗一样,他们自然怀念刘奭。
他们总也以为,刘秀之后还需要自己,而如今就是他们需要和皇帝进行的第一个回合较量。
于是,他们开始上书反对。
这些人总以为自己的反对还有作用——可是刘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