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46章 虽十命可受,况于五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6章 虽十命可受,况于五乎?!(3 / 6)

个人了!

街亭之败这么一场微不足道的败绩,早已湮没在这“汉室重光”的煌煌气象里。

至于丞相所说的“几丧大汉北伐大业”,根本没有发生。

一众文武自然也就意识不到街亭之败,到底会对大汉产生何种巨大的影响。

一时之间,丞相将马谡之败归咎于自己识人不明,归咎于自身“德行有亏”的举动,满殿文武皆可谓心知肚明。

——这分明是以此来婉拒陛下的五命之赐、县公之爵!

一身衮冕华服的大汉天子从座中站起身来,行至丞相身前,双手将丞相身子扶起,其后动容恳切,振声出言:

“相父,如朕先时所言。

“马谡街亭之失,纵相父有过,亦不及相父大功一二,早足相抵!

“若非有此,以相父匡辅朕躬,兴灭继绝,克复西京,还于旧都之奇勋伟绩,虽十命可受,况于五乎?!”

停声须臾,才又低声出言:“愿相父成全朕意,无或拒违。”

天子动情之声,在古老空旷的未央殿中不断回荡,余音绕梁,经久不绝,满殿文武难有不动容者。

先帝与丞相如鱼得水之情,及至举国讬孤于丞相,心神无贰,已是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丞相受遗抚孤,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于陛下可谓有老牛舐犊之情。

而那位曾经的六尺之孤,值此还于旧都、庆功封赏之盛日,当着满朝文武之面,

道这一声声相父,道这一句句『虽十命可受,况于五乎?』与『成全朕意』,岂不合鸦有反哺之义?

陛下言语用辞乃是“受”之一字,而非天子之“赐”,又使得陛下那句『成全朕意』更显赤子真心。

一时之间,部分年长的老臣动容作色,以袖拭泪,殿中时有抽泣之声传出,再顾不得什么仪礼了。

而大殿外围,那些见惯了主仆勾心斗角的羌氐豪酋们有人慨叹,有人无言,不知这位大汉天子与大汉丞相之间的感情是真是假。

但不论如何,大汉天子今日如此言语行径,赫然是一副君臣相得,互不辜负的姿态。

再联想到杨条第二个受封,一众附汉的羌氐酋豪,都对这位大汉天子与杨条所谓的渭水之誓更加相信了几分。

而那日临战时,杨条对他们所说的“当大汉的狗”这样的话,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大殿玄阶之下。

被天子握住双手的丞相,一时竟也不知该如何应付天子这一声声“相父”,这一句句“虽十命可受,况于五乎”与“成全朕意”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