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并立之议,自立为吴王。”
蒋济此言一出,曹叡再度一笑。
而陈群、钟繇、华歆等元老也终于明白了所谓的离间孙刘,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蜀寇宣称自己绍汉正朔,嗣武二祖,是汉非蜀。
而孙权从来不认同此种说法,为了保持自己地位的独立,对伪帝刘禅从来都以蜀主相称。
如今刘禅肆虐关中,窃汉旧都,不论大魏愿不愿意,也不论孙权承不承认,『还定三秦』之势,一定会使得天下人心向蜀汉靠拢。
孙权若不趁此时机称王,恐怕江东人心都会有所动摇,他在东吴的统治根基就越发薄弱了。
此时刘禅以大兵盘踞关中,蜀中空虚,纵使孙权称王,纵使刘禅想反对,事实上也无力反对。
换言之,孙权此时不称王,等到刘禅在关中立稳跟脚,将来就再难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刘晔此时道:
“当年汉高祖刘邦与群臣杀白马歃血为誓。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伪汉既以汉室正统自居,若纵容孙权僭越称王,岂非自毁法统?
“臣适才所言,施离间之计,借刘禅刚愎类父的性格激怒刘禅,使二贼反目便是此意了。”
曹叡颔首深思。
正如刘协封太祖为魏王一般。
一旦刘禅同意孙权称王,毫无疑问,一定会极大动摇伪汉政权本就让天下人质疑的法理。
刚刚才因重现汉祖刘邦『还定三秦』之势而聚拢的些许人心,也势必会因此失却。
以刘禅近月展现出来刚愎类父的性格观之,定然不可能让孙权称王,这是必然之事。
唯一的不可控因素就是孙权。
但也并非真的完全不可控。
不论是从孙权的性格,还是从孙权的政治权谋手段去分析,孙权一定会在此时考虑称王之事。
一旦称王,那么孙权在这一战中就不算全无所得。
而现在大魏要做的,一个是撺掇孙权称王,二则是给孙权制造一个敢于称王的环境。
这就是所谓的“离间计”了。
曹叡看向刘晔:
“太中大夫以为,我们当向孙权开出何种条件,诱引他向刘禅提称王之议?”
刘晔道:“陛下,如今孙权仍在襄樊用兵。
“臣以为当先请大司马与贾豫州引兵击退之,其后,再遣使与孙权相议。”
孙权攻打襄樊已有一月。
却因为关东大旱,汉水水位亦因此下降的缘故。
其唯一值得称道的水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