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非马谡莫属。
没想到马谡…
也没想到丞相…
众人很快跟上丞相的步伐。
“丞相,所有受邀赴筵的关中大族全都到了,就在清明门上。”杨仪第一个向丞相通传,目光瞟向清明门上那一段城墙。
此刻的他既有种兔死狐悲之感,又生出一种丞相之下,舍我其谁的小窃喜。
“哦?”丞相收拾了下心情,也将目光朝清明门投去,却见清明门上人影攒动。
不多时,那些人影便陆续出现在清明门后,又朝丞相趋来。
最后以京兆韦杜为先,一一向丞相行礼。
丞相一一见礼,风度不失。
关中诸族见丞相刚斩马谡,却又立时收拾好情绪与他们笑谈相见,似乎无事发生,一时俱在腹中暗叹。
而丞相与最前面的京兆韦杜等大族笑谈见礼过后,很快在人群的角落里找到了武功苏氏的族老。
立时以一种更为熟稔热络的态度与之交谈,当着众人之面一叙武功旧情,感念武功苏氏在北伐时对大汉的鼎力相助。
苏氏族老颇有种受宠若惊之感,一时言语竟有些磕磕绊绊。
而在这一次汉魏交战中,既没有出力,也没有作梗的京兆韦杜金王诸大族尽皆有些汗颜。
虽然武功苏氏第一个归汉,也是在座大族中唯一一个封汉侯得汉官的宗族,但世家大族间的鄙视链依然存在,武功苏氏并没有因此而一跃成为了关中之望。
苏氏族老此刻藏在人群角落里不引人注意,显然是他们自己也默认这种鄙视链的存在。
汉相对关中诸大族友好客气,让京兆韦杜等大族如沐春风,但对武功苏氏显然更加友好,赫然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意思了。
韦氏的族长韦诞无甚好说,他先前是曹魏武都太守,区区一降人,还能说些什么呢?
而京兆韦氏在前汉一朝,宗族中担任二千石一级官吏者数十人,父子连任丞相、三世三公、四世封侯,到了后汉,同样是累世二千石,受汉恩三百余载。
汉相对京兆韦氏以礼相待,诚恳地与韦氏合作,给韦氏一个重归大汉怀抱的机会,他们韦氏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既然韦氏都没什么好说的,那么杜氏就更加无话可说。
京兆韦氏在十年前还出了一个为大汉死命的忠烈。
韦晃联合京兆金氏的金祎,左冯翊的吉平、吉邈吉穆父子,及右扶风的耿纪,在许昌掀起了一场反抗曹操的起义,最终全部慷慨就义。
而他们杜氏却出了一个杜畿,为曹魏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