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71章 切香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1章 切香肠(3 / 5)

一些兵法,律法,农经,算经,马经等等务实的家学。

所擅长的事务,也大多是些理民治业、刑狱治兵、屯田养马、贸易往来等等实务。

现在季汉不以明经取士,而是咨以时事,考以实才。

这正是他们关西人的强项啊!

律法、算术、农学这些本就经世致用的实学就不说了。

就说些看似不那么经世致用的旁门小道。

譬如末席的冯翊小族杨氏,族中传承之学乃是天文历法,庄园内甚至建有一座观星台。

单凭对二十四节气的推演,就能比曹魏仍在使用的『四分历』更有效地指导农事,不违农时,实现一定程度的增产。

又譬如,蜀锦畅销西域,但先前河西走廊被曹魏控制,所以都是魏国人去蜀中购买蜀锦,再高价卖给西域来的贵霜、波斯、粟特人。

一旦大汉打下凉州,切断曹魏与西域的经济往来,难道不需要精通外语的人才把蜀锦销往西域?

巧了,不少关西俊杰为了经商贸易的便捷,学习掌握了贵霜语、波斯语、粟特语等多门外语。

丞相在首席上侃侃而谈,一连列举了十几条人才擢选的标准才终于停止。

而座中诸族已经全力开动脑筋,努力回忆思索自己族中能为大汉贡献出多少人才了。

片刻后,以京兆的韦诞、杜俭、金连等人为首,所有人都出席行礼,向大汉示忠心,谨遵朝廷钧命,即日遴选族中微末之士遣送长安,以供朝廷考校。

他们关西人与偏安一隅的江东人是不一样的。

江东人从来没有进入过中枢,当惯了豪强地主,心理没有落差,所以没有进取之心,首要的诉求是保证他们的私产神圣不被侵犯,其次才是加官晋爵。

但关西人却是从大汉的核心中枢被排挤成了边缘人士,祖辈的荣光让他们无时无刻不想重返中枢,所以只要能争取到政治利益,关西人是可以让渡一些经济利益的。

而既然大汉丞相已经给他们许诺了政治地位,那么所谓的徙民实边与兴修水利,完全不值一提。

至于三年后的均田、编户,反正还有三年时间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田地,大概足以支撑他们族群未来人口耕种十几几十年了。

而且还是得到朝廷认可的土地,不用游走在灰色地带,成日提心吊胆担心哪日朝廷来清丈田亩,与朝廷发生矛盾。

再则…一旦获得政治地位,难道还怕将来弄不到更多的田地吗?现在放弃部分经济利益,将来子孙后代就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总而言之,今日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