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态度?
“陛下,益州不是有蒋长史监国,向领军坐镇吗?”杨条似乎有些情急。
问完之后,才陡然惊觉自己有些冒昧了。
但不等他再开口说些什么,刘禅就已经解释道:
“蒋长史监国、向领军坐镇非是长久之策,此番北伐得胜,益州有太多人在看着朝廷的动作。
“丞相与朕,必须有一个回益州监国掌事,以安抚忠良之臣,威慑贰虑之辈。
“然使关中再成大汉王业根基,龙兴之所,非丞相不能为之。
“是故,回蜀中抚镇人心的,就只能是朕了。”
以留府长史蒋琬、中领军向宠为首的文武百官,在这一次北伐中为大汉镇国家,抚百姓,输粮饷,不绝粮道,不生叛乱,功不可没。
刘禅不可能忘了他们,北伐功城后,同样爵赏各有差。
董允、陈震等大臣,早已把封赏的旨意拟好并颁布了下去。
但赏赐是物质上的。
正如刘禅北伐以来一直致力于凝聚从征文武之心一般,这些为大汉坐镇后方的文武大臣,在天子离京后无处安放的心,在北伐功成后,同样需要一个落脚点。
这个落脚点,刘禅必须提供,也只能由刘禅提供。
旨意,赏赐,是远远不够的。
唯有抵掌深论,促膝长谈,与他们推心置腹,他们才能知道,现在的大汉天子,与以前那个大汉天子究竟哪里不一样。
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知道,这位北伐功成后天威日隆的天子,对他们这些因坐镇后方而未能从龙立功的文武,其重视认可程度,绝不下于从征的北伐文武。
至于那些为北伐出钱、出人、出力共奖王室,共襄汉业的益州本土世家豪强。
他们长久以来为大汉做的贡献,也须得在天子回到益州后得到肯定,并获得某种程度的兑现。
正如刘禅花了一个月时间巡幸关中人口最多,地缘最为重要的左冯翊一般。
待他回到益州后,也该巡幸一番益州诸郡县了。
尤其要安抚慰劳一番坐镇巴西的江州都督李严(重庆),坐镇南中的庲降都督李恢,以及坐镇白帝的永安都督陈到。
其中,又尤其要关注那位与丞相并受先帝托孤的顾命大臣李严。
其人近日遣使赍信至长安,希望丞相能上表天子,把巴郡、巴西、巴东、涪陵、江阳五郡,从益州分割出来,迁他李严为巴州牧。
丞相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为李严隐瞒此事的意思,直接将李严的书信送到了刘禅手上。
说实话,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