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85章 尾大不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章 尾大不掉(3 / 4)

找水平后修水渠之事,既一窍不通,也并无兴趣。

但关兴、姜维、麋威,及刚刚随他来到此处的赵统、赵广兄弟几人却学得不亦乐乎,反倒把原本该做这些事情的水部官吏撂在一旁。

正如刘禅所言,这些年轻人将来或许都会从他身边离开,成为大汉的封疆大吏,为他坐镇四方。

而与刘禅巡行冯翊的一个多月,这些年轻的将军,对于黎庶的处境,对于天子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他们这些天子腹心之臣,慢慢开始思索一些军事外的事情,思索需要学习哪些本领,才能为大汉、为天子镇抚四方。

当然了,眼下这几名年轻的将军随丞相学习测水平之事,更大的兴趣还是来自于『水攻』。

水攻看似简单,但这种战术是有些风险的,尤其在平原上使用,必须精确测量地形和水势,稍有差池,极可能会自食其果。

历史上发生过不少想以水攻城结果把自己给淹了的事情,也发生过挖水渠挖到最后,发现水竟然不能在水渠里自流的事情。

不多时,关兴、赵统、姜维几人已经与水部官吏们混在了一起,时不时匍匐在地观测。

水部官吏则在再度测试验证后将数据记录下来。

刘禅来到丞相身侧,看着周围坚硬的山石问道:“相父,此地确实能作为渠首吗?”

丞相颔首:“陛下,臣已核验,水部官吏所测数据并无差池,确可以作为郑国渠渠首。”

刘禅道:“自此处开渠,至渠干约四五里之遥,一路多是山石,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多少人力?”

现在对付山石的方法,唯有火烧水激,进度不会太快。

当年秦始皇命人修建一百八十余里长的郑国渠,耗费人工数十万,十年才完成。

丞相环顾四周一圈,道:

“陛下,依臣之算,大约三月。

“但不论须多久时日,郑国渠都非修不可。

“昔年韩王遣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欲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秦军力。

“渠修至半,而韩王、郑国之阴谋为始皇所发,始皇欲杀之,郑国遂答始皇曰:

“『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始皇乃使郑国修渠如故。

“十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冯翊泽卤之地四万余顷,亩收皆四石以上,于是关中遂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大汉光复之命脉,关中能否成大汉王业之基,亦决定于这二百里郑国渠之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