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有不少年纪大些的妇女站了出来:“张组长,这话说得有些过分了吧?小徐都能做你女儿了,你也是当爸爸的人,这样讲一个小姑娘话太难听了。”
“是啊,小徐的工作能力咱们可都是看得见的,人家能当上业务员靠的是她的本事,张组长,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不能因为自己当不上业务员就……对吧?”
“没错,张组长你看你总针对小徐,小徐也没在外面说过你一句不好吧?差不多得了。”
这张辉张嘴闭嘴就是一条流言,谁知道他当初说的小徐敲诈他是真是假呀?
什么谣都瞎造。
徐登凤眨着无辜的双眼,的确身为女性的弱势明显,可优势也同样明显,若是此时掉下几滴眼泪,舆论肯定掉转方向。
但她成长了,她学会用更理性的手段去处理问题。
她首先对那些善意的声音投以微笑,接着她的目光毫不躲闪地直视张辉,眼里闪着正义,声音响亮而坚定:“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铁饭碗,我知道有些同事对我存在着不满和矛盾,但我希望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能够把私人恩怨放到一边,这个订单对我们厂子来说非常重要,倒不是因为它是多么大的一笔订单,或者说它是我谈成的单子。
而是因为,这是近三年来我们厂里谈成的第一笔新订单,没错。曾经我们是很辉煌,你们现在好的福利待遇,能昂首走出去的底气,那都是建立在厂子赚钱的基础上,我们不是国营企业,就算亏本也有政府买单,有补贴撑着,咱们不一样,老板不是慈善家,挣不到钱没理由养着咱们。很现实的,我们想要过上好日子就得让老板过上更好的日子。
如果这一笔新订单我们不能顺利完成,不仅代表我们的信誉和能力缺失,也代表我们只能故步自封的吃老本,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永远忠诚的消费者,等到坐吃山空的那一天我们还剩下什么?”
讲着她从张辉扫视向众人:“是剩下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三四十岁的年纪,外面还会有厂子要你们吗?就算要你,落差你能接受吗?工资减半学徒做起,受尽白眼,不能干就走,外面有的是比你年轻听话的新人,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是剩下可怜的骄傲和自尊心吗?在商业角度,尊严可写不进教科书!”
这番话立刻化被动为主动,这些人利用职权之便的沾沾自喜成了笑话,看不清楚局势,原以为只是拿捏为难了同事,其实是毁了自己的前途和饭碗。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再也不是一句空话。
李师傅眼里都是敬佩,当初问小徐啥学历,现在瞧瞧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