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现在平阳县城外,已经涌过来超过五万流民了,单靠玉龙河本身,也才解决了六千多人的就业安置问题,让他们一步踏入了幸福之中,剩下的那四万多流民,包括不断向着玉龙河涌来的流民,如何安置也是一个大问题。
好在,平安县城大开发大建设已经开始,楚青松几乎是咬着牙根儿向小奸商林灵儿借钱举债,又得到了梁红玉从其他几个州不断调拨过的赃粮,雇佣了超过一万五千名民夫,修建城墙,起码能让他们吃上饭了。
同时,玉龙河将织造工坊全部外迁,包括将新香寨的织造工坊都迁了出来,直接整合力量、制造机械、培训女工、组织上岗。
在新建的工业园区之中,抬头望过去,一趟趟厂房向着远处延展开去,那是林灵儿也同样雇佣了大批的民夫利用红砖水泥修建起来的厂房,现在已经颇具规模了,但厂房还在建。
这些厂房共分成了原料加工工坊、纺线工坊、织布工坊、染色工坊等等多个种类繁多的工坊,雇工现在就已经超过了六千人,并且伴随着厂房的不断扩建,雇工规模还会持续加大,林灵儿预计,最后这个工业园区,至少要达到三万人以上的规模,到时候,就可以全面垄断寒北的织造生意了,甚至完全可以辐射到全部北境,还有鄂金与北莽!
同时,林灵儿源源不断地将玉龙河的物产运送出去,从边疆地带又将大批的粮食银钱运了回来,一方面能给工人们及时发工资,另外一方面也对解决粮食危机进行了一个有效的辅助。
而冶炼工坊也全面开工了,只不过,这是专门针对民用的冶炼工坊,虽然调拨出来的工匠并不多,只有二百多人,但招收的学徒雇工却已经达到了两千人。
如果真的是战时来临,这就是另外一个大型兵工厂,并且,这些铁匠们也个儿个儿都是合格的战士!
这样算下来,就已经安置三万大多的流民,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做工,甚至有的人家是两口人甚至是三口人做工,收入不少,现在完全可以保证这五万多的流民能够吃饱饭了。
可以说,玉龙河,正在以一己之力,支撑起了全县的经济运转与人员安置,而一切,都在向着良性循环的轨道不停发展。
一旦形成惯性后,洪流大势,便不可阻挡!
老木儿村新建的精盐工坊中,玉清婉、刘金翠正在和徐秀儿还有刘晨依带着一百多个老玉龙河的农妇们,在核心操作间里紧张地忙碌着,做着最后的工序。
外面,是八百多女工在一口又一口的灶台旁边忙碌着,将那些粗盐倒进去,融成盐水,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