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惊扰阿翁了。”张锦禾端起水杯。
萧然笑了笑,说道:“家里原来是关内道雍州旧户,隋末随家人往高昌经商,后因战乱困于西域十载,贞观四年大唐击败突厥,伊州至瓜州商路重开,想重回大唐,但长期在外导致户籍丢失。”
“一个人跟着商队,好不容易回到关中,家里没有其他人,也没有去处,想投靠二娘家,此行是想请村正阿翁帮忙,我想要个附籍。”
张锦禾点点头,明白了萧然的来意。
萧然的服饰虽然奇怪,但怎么看都不像是长途跋涉回来的。
精神面貌也不像,精神的过分!
“小郎君从西域归来,可有过所?”
萧然自然是没有的,“娘子,我没有户籍,更不可能有过所。”
“我能回到这里是因为我长相是唐人,说的也是唐话,加上朝廷政策,沿途的官差也就没有为难我。”
大唐过所制度虽严格,但贞观初年战乱刚息,基层行政能力有限。
《唐律疏议卫禁律》规定‘无过所私度关者徒一年’,但实际操作中,地方官对流民常采取‘先收容后核查’的务实态度。
尤其在贞观四年灭东突厥后,朝廷鼓励“招抚四夷”,地方官更倾向于将归民视为“政绩增长点”而非“罪犯”。
毕竟现在大唐人口稀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对于一般的流氓来说,其实还好,能说出个理由来,一般都不会为难的。
一般是不为难,但是人家想为难你,也是合理合法的,所以萧然着急要搞户籍。
“附籍事关重大,我不能做主,这件事只能等阿翁起来,可能有点麻烦.”张锦禾看了看张二丫。
张二丫不明所以。
萧然拿起一块粟米糕给三娘,“我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得麻烦村正阿翁和娘子了。”
“户籍这些事情本来就是阿翁做的,分内之事,不麻烦的,小郎君二娘你们先坐,我去看看阿翁醒了没有。”
“嗯,好!”
张锦禾出了堂屋,去东侧的睡房。
这是村正张明德休息的房间。
张锦禾进入房间,看到自己阿翁起来了,家里的长工在伺候更衣梳洗。
年纪大了需要人伺候。
“阿翁!”张锦禾喊了一声。
“锦娘来了!”
“嗯。”张锦禾接过梳子,亲自给张明德梳头,正衣冠、尊仪容,虽然老人年纪大了,很在乎这些。
读过书,那就更讲究了。
“阿翁,村东的二娘三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