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第84章 洗煤技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章 洗煤技术!(3 / 6)

冬了,需要大量的木柴木炭这些。

价格会上涨,煤炭是很好的替代品。

只是原煤直接烧,风险极大,尤其家里密闭环境下,确实容易出事,硫化物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刺鼻呛人、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最要命,都是隐形杀手。

原煤里那些带着浅黄铜色、有金属光泽的硬块黄铁矿,含硫量最高,必须捡出来——这东西一烧就冒呛人白烟,闻久了头疼嗓子肿。

用锤子敲碎煤块,看见这种“金属疙瘩”直接扔掉,肉眼就能分辨,不费功夫。

把煤块泡在水里搅动,泥土和细碎的硫铁矿颗粒会随水漂走,捞出来晾干。

不用像洗煤厂那么精细,哪怕简单过一遍水,都能减少三成以上的硫化物,烧起来呛味能轻一半。

硫化物好歹有呛味提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悄无声息就能让人昏迷甚至丧命。

可以让其他人用,但是要注意的事项必须叮嘱。

有条件的准备烟囱是最好,实在没有的,也得注意通风。

别说大唐这个时代的煤炭了,哪怕是到了近代,你烧煤炭不通风,也容易出人命。

特别是冬天都喜欢关窗户这些,一不小心就出事,发现的时候什么都晚了。

这个时代特别是村子里面,通风这方面倒是不用担心。

茅草屋,土坯房子,窗户还没有玻璃,算是比较透气的。

除了这些,还能加黏土在里面塑形。

黏土混合煤炭后,会在煤块内部形成细密的“骨架”。

燃烧时,黏土本身不燃烧,却能限制煤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既不会让煤块快速烧透成灰烬,也不会因氧气过多导致“爆燃”浪费。

这样煤块能持续稳定放热,延长燃烧时间。

一块掺了黏土的煤饼,能比纯煤块多烧近一倍时间,尤其适合农村冬季取暖、炕灶保温,减少频繁添煤的麻烦。

煤炭中的硫化物燃烧时会产生刺鼻的二氧化硫,不仅呛人,还会腐蚀炉具。

而煤粉、煤渣则容易随烟气飘成“黑灰”,污染环境。

黏土中的硅酸盐成分在高温下会熔融成“玻璃态”,像“胶水”一样把硫化物、细煤粉黏结在炉渣里,减少二氧化硫的挥发和粉尘飘散。

虽然比不上工业脱硫技术,但对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能明显的减轻烧煤时的呛味和“黑灰漫天”的问题。

纯煤粉或碎煤烧起来容易“聚堆”,中间缺氧导致“闷烧”,只冒烟不旺火。

而掺了黏土的煤块结构疏松有度,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