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去年在关中行医,见官府为了让百姓安心春耕,竟暂缓征调徭役,还遣官到田间教人种粮——这份体恤,不是嘴上说说,是真落到了泥土里。”
“古来帝王,能做到‘不扰民’已是难得,汉文帝废肉刑、减赋税,被称仁君。”
“如今陛下,不仅与民休息,更能观民间疾苦,知百姓冷暖,连老头子这走江湖的医者,都能感受到天下渐渐活过来的气息。”
“这般胸襟与作为,说是百年不遇,比肩汉文,丝毫不为过啊。”
其他时代的人,或许没有这种感触。
但是经历隋末的人,知道隋炀帝时代是什么情况,就明白现在是多么美好了。
对比之前喜欢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隋炀帝大业一朝,贞观一朝堪称盛世。
因为隋炀帝的对比,就更显李世民的圣明仁德。
走的很慢,主要是张明德走不快。
聊着聊着也到了萧然家里。
张锦禾不客气,帮忙倒水这些。
栲栳村最值得说的自然是曲辕犁,还有减免三年赋税的事情。
这种事情萧然说不合适,自卖自夸不太好。
张明德和孙思邈闲聊说倒是刚刚好。
“老头子此前行至关中,曾闻乡间传一种新犁,名曰曲辕犁,说它较之旧犁轻便省力,一夫一牛便可耕作,比寻常犁铧效率竟高了数倍。”
“当时只当是乡野传闻,未详其源,是出自贵村!”
张明德笑着点点头,“小郎君之功,我们村受益匪浅,朝廷免了三年赋税呢!”
孙思邈眼神都不太一样了,看萧然时候带着敬佩之意,“利国利民,泽被苍生,莫过于此。小郎君有此巧思,惠及天下农夫,这份功德,比老头子治百十个病患,要深远得多了——实在令人敬佩。”
“老先生,言重了,我这只不过是运气好,运气好”给萧然说的有点不好意思。
这不是自己发明了,自己是照搬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小郎君的口音和其他人不一样,服饰这些也不同.”孙思邈还是忍不住问起来。
萧然的穿着打扮实在太另类了。
“我早些年在西域那边溜达,归来不久,现在户籍都没有,还是依附二娘她们的附籍呢!”
“原来如此!”
张锦禾帮忙做饭,跟着张二丫也算是学了些,但是不多。
现在萧然家里都是铁锅炒菜,油盐这些都比较足,味道也好很多。
到傍晚,张大郎这才带着曲辕犁回来。
中午没有回来吃饭,带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