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这句何解?”
这是论语里的一句话,作为大儒司马徽的弟子,庞统再熟悉不过了。
他语气十分自信的说道:
“孔子弟子子张问孔子:未来十代人以后得政策,我们现在能预知到吗?”
“孔子说:商朝的政策来自于夏朝,哪些改变了,哪些没改变,我们能够根据史料知道。”
“周朝的政策来自于商朝,哪些改变了,哪些没改变,我们也能够根据史料知道。”
“将来如果能有朝代继承周朝,按照前面的方法推论,能推出十代人之后的政策。”
蒯越又问道:
“那你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庞统想了想,这个问题当初司马徽老师上课的时候,还真问过他们。
回答的最好的应该是子厚的答案,他凭借记忆拿出徐坤的答案:
“孔子是让我们用对照实验法,来证明社会问题。”
“夏商周都太遥远了,我拿我们大汉举例子,更生动一些。”
“我们大汉的政治制度基本上算是完美继承了秦制,但是为什么秦二世而亡,大汉却四百年江山永固?”
“因为大汉没有继承秦严苛的刑罚,和不节制的使用民力。”
“没了这两点,我大汉的国祚便更久。”
众人听到庞统的话,纷纷觉得有道理,看来此人确实是个大才。
但是庞统并没有把徐坤的话全说出来,徐坤后面还有一句话:
“从这点政策的改变来看,后世的政策一定会更爱惜人民,更爱惜民力,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百姓们的支持。”
他当时觉得有道理,但是他现在不敢当着蔡蒯两家说出来。
因为蔡蒯两家肯定会觉得这是谬论,他把徐坤的答案改成眼前这两位爱听的。
“从这点政策的改变来看,后世的政策一定会更争取世家的支持,更爱惜世家,这样才会得到更多世家的支持。”
“彩!”
“彩!”
“彩!”
“彩!”
“彩!”
众人纷纷为庞统说的叫好,要知道蔡蒯两家可是世家大族的顶级,他们太喜欢这句话了。
现在各家都离不开世家的支持,将来之会更离不开世家。
后世的所有政策也一定会向世家倾斜。
从某种角度来讲,庞统预测的还真对,后面曹魏就搞出一套九品中正制,陈群搞出来一套九品观人法,彻底把阶级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