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之后,立刻各领着3000兵马前去接管孟达和申家兄弟的兵马,身后两位亲兵首领紧紧跟着。
在陈应和鲍隆走后,徐坤直接到城外集结队伍。
五万人不可能全在城内,城内也装不下那么多人。
徐坤倒不是怕他有生命危险,毕竟现在能威胁到他生命的已经不多了。
仅包含陨石、地震、海啸、山洪爆发、火山喷发等不确定因素。
徐坤之所以要到军营,而是要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可以随时调动自己的兵马用于镇压。
陈应和鲍隆还是有才干的,在孟达亲兵首领和申家亲兵首领的帮助下,直接控制住了上庸这八千兵马,并没有发生任何动乱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上庸似乎跟往常一样平静,很多老百姓甚至都不知道孟达和申家兄弟的身死。
只知道城主府有一场宴会,昨天城中有兵马走动。
陈应和鲍隆一大早就站在徐坤的面前汇报。
徐坤刚起床,也没有戴面具,这两位也是他的亲信,是见过徐坤真容的,徐坤也没必要隔着面具。
陈应:
“孟达的兵马四千人已经被控制住了,我看了他们的名册,孟达那五百亲兵有三百人是孟家的亲族组成。”
鲍隆:
“申家的情况更严重一些,申家这四千人,有一千的申家人,两千跟申家有亲属关系,剩下的一千是给申家当佃户的。”
徐坤挠了挠头,孟达的兵马还好办一些,这申家的人可是真让他头疼。
徐坤要用自己的名义收缴申家的土地,再通过租赁的方式发到百姓手中,这跟申家是天然的对立。
申家这四千兵马要是知道徐坤是冲着他家的家财而来,肯定会暴动的。
徐坤真不想造太多的杀生,这些人都是成年的劳动力,不管在什么社会,什么朝代,都是国家最需要的劳动人口。
徐坤想来想去,看着陈应和鲍隆说道:
“你们俩把这八千人全送到襄阳,交给诸葛军师。”
“并且让他派兵和官员来接收上庸。”
“去吧,我就不留你们用早饭了。”
与其为难自己,不如为难亮亮,这八千人交给诸葛亮,他直接打散到屯田的队伍里基本上就能解决问题。
这八千人送到襄阳,襄阳在派兵过来接收上庸至少要七八天的时间。
徐坤借着这七八天的时间,把队伍化整为零,收缴了上庸九县申家的所有土地和房屋商铺。
只给申家每人留下一间房十亩地,够他们生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