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武当山,天光澄澈,万里无云。
春日暖阳洒在巍峨山道上,分外秀丽。
陆九渊拾级而上,一袭天青云锦袍纤尘不染。
孤鸿剑并未悬挂腰间,而是随意地提在手中,没有剑鞘,一抹银光,很怪,很惹眼。
解剑岩前,气氛肃杀,八名身着灰色道袍的武当弟子按剑而立,神色凝重如临大敌。
为首的是一名青年道士,面容方正,眼神锐利,正是武当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石雁掌门座下弟子七弟子荀全安。
由不得他们不凝重,剑存鞘中,是和平,剑锋露于外,这是杀气冲天。
今天是掌门人传位大典,江湖名宿,泰山北斗,都是座上宾,若是出了事情,丢的是整个武当的人。
荀全安一步踏前,拦在路中,声音沉凝,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武当重地,解剑岩前,请陆剑圣依规解剑!”
陆九渊脚步未停,目光甚至未在荀全安身上停留,依旧望向那云雾缭绕的上清宫方向,淡淡道:
“武当规矩,解的是凡铁俗器。孤鸿非俗铁,陆某亦非俗客,此剑,不解。”
“放肆!”一名年轻弟子按捺不住,厉声喝道:“解剑岩乃祖师所立,武当圣地,江湖共尊,岂容你……”
“噤声!”荀全安抬手止住师弟,眼神却更加凝重地盯着陆九渊提剑的手。
那手稳定得可怕,仿佛与那柄名动天下的孤鸿剑融为一体。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心头悸动,再次开口,语气更沉:“陆剑圣,规矩便是规矩。
今日乃本门掌门传位大典,四方宾客云集,皆遵此例。
还请陆剑圣莫要让我等为难,也莫损了武当与剑圣的颜面。”
陆九渊终于停下脚步,目光缓缓落在荀全安脸上。那眼神平静无波,却深邃得如同寒潭,直透人心底。
“此剑,乃天外神兵,陛下御口亲封,见官不拜,入朝不趋,四品以下,先斩后奏。
陆某持之入皇宫,见皇上,无人能拦,莫非皇宫去得,上清宫去不得?”
“这……”荀全安不敢说话了,若是阻止,岂不是说上清宫的规矩比皇宫更大?
“让开!”
荀全安只能让开道路,眼睁睁的看着陆九渊持剑上山。
“剑鬼,他太过分了!”有弟子怒气冲冲的说道。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上去通知掌门师尊,陆剑圣,上山了!”
“是,师兄!”那弟子抱拳,匆匆往山上跑去。
“师兄,又来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