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苏大海光着膀子,黝黑的脊背在阴沉的天光下泛着汗光。他将一块从废墟里刨出的大石头费力地垒回塌陷的墙角,动作沉稳有力。
院子另一边,母亲刘翠娥正拿着扫帚,清扫着被风雨打落的碎瓦和烂树叶。这个家,在灾后顽强地恢复着秩序。
苏晴晴心中默念:“淘小助,把‘地质勘探者-7型’取出来,放在我房里的床底下。”
【指令已执行。】
她转身回房,片刻后再出来时,手里已经多了一个看起来半新不旧的方盒子。那东西通体是军绿色的硬塑料外壳,正面有几个旋钮和一个刻度盘,侧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天线,正是七十年代最常见的手持式收音机的模样。
“爹,娘,你们歇会儿。”苏晴晴喊了一声。
刘翠娥直起腰,用手背捶了捶后腰,看到女儿手里的东西,好奇地问:“晴晴,你拿的这是啥?咋从没见你带回来过?”
“哦,这个啊。”苏晴晴早就想好了说辞,脸不红心不跳地解释道,“这是部队仓库里清出来的坏收音机,说是不要了,我看还挺新,就捡回来了。我想着捣鼓捣鼓,看能不能修好。”
苏大海也停下手里的活,走了过来,粗粝的目光在那“收音机”上扫了一圈,闷声说:“你一个女娃家,还会修这个?”
“在军属大院里闲着也是闲着,跟隔壁懂行的王叔学过几手。”苏晴晴晃了晃手里的东西,又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小巧的骨传导耳机,“你看,还有个坏掉的耳塞,我试试看到底是哪里出了毛病。”
这个理由天衣无缝。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自己动手修理收音机是很多人的爱好。
刘翠娥一听,顿时没了兴趣,摆摆手道:“行吧,那你自己玩儿去,别弄一身油。这东西金贵,可别给彻底弄坏了。”
苏晴晴要的就是他们这个反应。她抱着“收音机”,将那个“耳塞”塞进耳朵里,装模作样地走到院子中间,开始拧动旋钮。
她假装在调试频道,一边拧着旋钮,一边在院子里踱步。
“听见啥了没?有没有唱戏的?”刘翠娥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没呢,都是沙沙的声音。”苏晴晴头也不抬地回道,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耳机的声音变化和脑海中那份摩斯电码速查手册上。
她在院子东墙角下站了站,耳机里的“滴滴”声平稳而单调。
她又慢慢走到西边,靠近灶房的墙根。这里地势略低,地面因为昨夜的暴雨还有些湿软。
刚一踏足这片区域,耳机里的声音陡然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