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这个烫手山芋接了过去,还顺手帮自家门口立了块“闲人免进”的牌子,这份手段,比她想的要厉害得多。只是,村里人这关是过了,爹娘那边……她心里又是一紧。
当她气喘吁吁跑回自家院门口,发现这里同样热火朝天。
留下来的几个男人,在父亲苏大海的带领下,正有条不紊地砌着井壁。没了全村人盯着的压力,他们的动作更加沉稳,脸上也挂着踏实的笑。
刘翠娥正端着一碗水递给一个帮忙的汉子,一抬头看见女儿,连忙迎上来,一把拉住她的手,声音都在发颤:“晴晴,打谷场那边,真的……又出水了?”
苏晴晴点点头,轻轻“嗯”了一声。
刘翠娥手一抖,差点没站稳。她看看院子里这口正在成型的井,又看看女儿那张平静的脸,脑子彻底乱了。
“你这丫头,你……”刘翠娥半天憋不出一句整话,最后只是用力拍了下女儿的胳膊,“你可真要吓死娘了!”
苏大海听见动静,也从井边直起腰。
他没说话,就那么直直地看着自己的女儿。那个平日里只懂埋头打渔干活的闺女,好像一夜之间,就成了家里的主心骨。
“爹,娘。”苏晴晴看着父母这副模样,心头发暖,主动开口,“支书说了,打谷场那口井是村里的,以后大家都在那边打水。咱们家这口,就咱们自己用。”
这个消息,像一颗定心丸,让苏大海和刘翠娥彻底松了口气。
“那敢情好!那可太好了!”刘翠娥双手合十,念叨了一声,“这下好了,关起门来,谁也打扰不了。”
苏大海闷着头走过来,从女儿手里拿过那个她一直抱着的布袋子。
袋子空了,那个神奇的“铁盒子”已经不在了。
他什么也没问,只是沉声对苏晴晴说:“回屋歇着。”
说完,他转过身,对着那几个还在帮忙的乡亲,用尽了力气喊道:“加把劲!砌好了井,今晚都别走,我家婆娘炖鱼,管饱!”
“好嘞,大海哥!”汉子们笑着应和,干活的力气更足了。
夜幕降临,渔光村却比任何一个新年都热闹。
村西头的打谷场上,火把烧得噼啪作响,映红了半边天,欢呼和号子声遥遥传来。
苏家的院子里,也点起了一盏昏黄的煤油灯。
灯光下,最后一块收口的石头被苏大海稳稳砌好。他用泥浆仔细抹平缝隙,然后站起身,用手背擦掉额头的汗,长长吐出一口气。
一口齐整、坚固的石头井,就在院子中央,静静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