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铲,再一铲。
他挖的不是淤泥,是那被砸得粉碎的骄傲与自负。
***
团部,赵卫国的办公室里。
一份标题为《关于苏晴晴同志“特殊价值”的初步评估与风险分析报告》的文件,还是一片空白。
他握笔的手悬在半空,迟迟无法落下。
脑子很乱。贺参谋长要的,是一份客观、严谨、基于事实的报告。可苏晴晴身上发生的一切,都透着一股无法用科学解释的诡异。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拿起笔,先在草稿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淡水井、梁峰、渔夫、曹小军……无数线索在脑中交织。最终,他的笔尖停在了“淡水井”三个字上。这才是所有事件的起点和核心。他深吸一口气,在正式报告的纸上,郑重地写下了第一个关键点:一、关于目标人物疑似具备的“资源勘探能力”的初步研判。
他盯着这几个字,眉头拧成了疙瘩。“能力”这个词,已经带上了主观色彩。他划掉,改成了“现象”。
现象描述:苏晴晴同志返乡后,其家中及渔光村打谷场,相继出现两口出水量巨大的优质淡水井。走访了解,村民普遍认为此现象与苏晴晴有关,称其为“福星”。
风险分析:若此现象可复制,其战略价值无可估量,将从根本上改变南海明珠岛的生存格局。但来源不明的现象,也意味着未知的风险。敌特组织“渔夫”极可能已通过梁峰察觉此事,苏晴晴同志将成为其首要渗透、策反或清除的目标。
他写到这里,笔尖一顿,仿佛那一行字有千钧之重。他眼前浮现出曹小军在水渠里挥汗如雨的身影,一股夹杂着愧疚与坚定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他知道,这个名字背后,承载的是一个战斗英雄的尊严和委屈。他深吸一口气,才重重地在纸上添上了那一行字。
人物关系:与曹小军同志为夫妻关系。为配合此次“固沙”计划,曹小军同志正以“作风问题”为由,于渔光村接受劳动改造,二人当前呈公开分居状态。
这层关系,才是最棘手的。
它既是保护,也是最大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