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周玄清率先出列,声音清朗如钟。
"臣以为,礼之本在于敬天法祖,今祭祀之制,当以《周礼》为宗…
"周老先生此言差矣,《周礼》虽古,然时移世易,在下以为当参酌《礼记》…
两边的大儒你来我往,引经据典,殿中顿时唇枪舌战。
奉天殿上,群臣的目光都聚焦在两位大儒激烈的辩论上,唯有朱厚聪心不在焉地摩挲着龙椅扶手。
他的思绪早已飘到了后天的祭天大典上。
"既然要除掉言皇后,为什么不把后宫里的那些妃嫔一起带走呢!
朱厚聪的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一个更为狠毒的计划在脑海中逐渐成形。
他不自觉的想起后宫里的那些老菜梆子,眼中闪过一丝厌恶。
越氏和惠妃姿色不凡,自然要留下。
至于其他妃嫔…
朱厚聪的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仿佛在清点人数。
大典当日,言皇后作为六宫之首,要领着众妃随行。
届时只需找个借口将越氏和惠妃留在自己身边即可。
等这些个老菜梆子都解决之后,就该着手选秀了。
想到这里,朱厚聪的眼中终于浮现出一丝愉悦。
朝堂上的辩论声渐渐平息,朱厚聪却仍沉浸在自己的谋划之中。
"陛下?陛下?
严嵩见状小心翼翼地凑近,声音压得极低。
朱厚聪这才猛然回神,发现满朝文武都屏息静气地望着他。
这些大儒也都保持着躬身行礼的姿势。
"诸位大儒请起,方才的辩论可谓是精彩至极啊!
他瞬间换上和煦的表情,仿佛方才的走神从未发生过。
接着故作认真地捋了捋胡须。
"朕听完亦是收获匪浅。
"不过既是朝堂论礼,自然是有胜有负。
朱厚聪目光在誉王和陈元直之间转了一圈,最后停在周大儒身上。
"朕觉得周老先生所说,非常之对。那么以后祭天大典的礼制规格就按照周老先生所言吧!
虽然这场辩论他半个字都没听进去。
但辩论的结果他开始前就已经圣心独裁了。
礼制问题是他在养心殿时提点誉王的,如今自然要站在誉王这一边。
既然现在又要带走言皇后,那不妨再给誉王些甜头尝尝。
朱厚聪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中众臣,最终落在瑟瑟发抖的陈元直身上。
"陈元直,你恬担礼部尚书数十载,我大梁素来以礼治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