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之后埋下的隐患。
总结起来就是三条。
第一,苛政失民,迁六国贵族入关,夺其田产。
第二,降卒生乱,山东六国的降卒未妥善安置,造成地方上时不时发生叛乱。
第三,无视百家,秦以法治国,无视甚至打压诸子百家。
造成以墨家为首有实力的显学加入了反秦联盟。
待晓梦语毕,朱厚聪这才继续开口,为接下来的议事定下基调。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南楚必须成为朝廷稳固的大后方,局势万万不可糜烂。”
“所以你们几个要多费心。”
几人面面相觑,皆从这番话语中听出了朱厚聪对南楚的重视。
而裕王萧景亭站在一旁,虽然面上恭敬,心里却已经是万分嫉妒。
萧景桓不过是去南楚混了一圈,竟然白白捡了这样的泼天军功。
父皇本就对景桓青睐有加,如今再添平楚之功,立为太子也不是不可能。
不行。
得上点眼药。
他这段时间一直行监国之权。
虽未封太子,但他自己俨然已经觉得自己就是太子了。
又岂容他人觊觎。
于是上前一步,恭敬行礼,脸上瞬间堆满了诚挚的喜悦。
儿臣恭贺父皇,此番南楚大捷,实乃天佑我大梁。
胡部堂用兵如神,景桓知人善任,两人真可谓是千里马遇伯乐,这才能在短短时日就平定南楚,当真可喜可贺。
日后他二人双剑合璧,普天之下,还有谁能抵挡。”
“真乃我大梁社稷之幸啊!
这番话看似夸赞,实则绵里藏针,字字带毒。
将萧景桓比作胡部堂的伯乐,岂不是说二人有勾结之嫌。
而“双剑合璧,无人能挡”这八个字更是诛心之论。
一个皇子,加上一个大臣,就无人能挡了?
那这个皇位要不干脆换给萧景桓坐算了。
兵部侍郎徐安谟见状,立即出列补刀。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即刻召回胡部堂回京。
如今南楚境内尚驻有十几万边军,更有顾惜朝新降之众,若誉王殿下一旦被有心人挟持,恐怕会生出乱子。”
“防微杜渐,迫在眉睫。”
这番话也是阴毒至极。
就差直言胡汝贞有可能造反了。
而且直接触动了帝王最敏感的神经,那就是兵权。
朱厚聪的目光在萧景亭与徐安谟之间来回扫视。
没想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