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
苏夏骑着马在官道上驰骋,心已经飞得老远。
有了马,她赶路速度快了许多。
第二日一早,她停留在一个小村庄外。
村里已经没有人,也许都是知道北边大乱,还有造反起义的消息,全都搬走了。
她在村外歇了一会儿,继续骑马赶路。
等苏夏抵达下一个村庄时,她发现村里十分闹腾,隔得老远,看到有一群衙役在抓壮丁。
村里人哭着求着,“官爷,官爷,眼看就要春耕,我四个儿子都已经进军营,如今家里只剩下我一个老头子,求官爷开恩啊!”
其他农妇也不停乞求,“官爷,开恩啊!”
衙役猛地将人推开,“大人说了,凡是年满十五,必须充军,你们要是还敢拦着,别怪我刀下无情!”
衙役抓着一群人离开,徒留妇孺瘫坐在村子里,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哭泣。
“这是造的什么孽啊!”
“这好好的,萧家军怎么就要造反啊!”
不是从北边逃荒过来的百姓根本不会明白萧家军为何会造反,但是苏夏十分清楚。
她沿途往前走,发现好几波抓壮丁的官兵。
苏夏最后恢复了女儿身,她可不想被抓去打仗。
真要把她抓了去,她可能也是第一批给萧家军开城门的‘叛徒’。
黎国抓壮丁的诏令一下,各地瞬间人心惶惶,原本有些蠢蠢欲动的人,现在已经开始有动作。
天下大乱,尤其北地还经历过天灾,现在春季来临,万物复苏,各地都想分一杯羹。
黎国皇帝原本还想抓些壮丁拦住萧家军,不曾想北阳王那边也乱了起来。
北阳王的封地在西北,他早有造反之心,现在也不过是顺势而为。
苏夏听见这些消息后,不但不紧张,反而还觉得这是好事。
这意味着她背后有薛萧两家、还有北阳王的势力在抵挡北蛮,因为他们都想南下占领都城,彼此都不会相让。
最重要的是,她沿途发现了好多自发起义的队伍。
自从北阳王也开始造反后,黎国皇帝便下令让各地县城紧闭城门,不得任何人出入。
朝廷也开始派兵前来镇压,但是之前大雪封城,消息闭塞,援军不可能那么快速赶到。
即便如此,各地城池封锁的消息一传出,算是彻底断了为了躲避战乱的百姓的后路。
他们要么加入造反队伍,要么组建成起义军,要么绕山林逃荒。
苏夏赶路多日,发现一支格外奇特的逃荒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