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历史军事>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第169章:掏尉缭的老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章:掏尉缭的老底(2 / 3)

学、数学。”

“还有《万民典》上的内容,解释其中意义,进行默写等。”

赵凌笑道:“想要做到这些,还需要时间,万民典尚未编撰完成,百姓也尚未富足,纸张也还未能普及天下。”

“如今尚学宫便只收有学之识,教会了他们,再让他们去各郡县乡里教普通人。”赵凌说道,“法不轻传,道不贱卖,若不设立门槛,任谁都来尚学宫求学,可不是什么好事。”

当今天下,有学之识多半都是贵族之后,亦或者是那些贵族的门客,普通人连字都认不全,赵凌还没疯到现在就玩什么科举。

创办尚学宫当下的目的便是吸收这一批人为己所用。

尉缭再次沉默了片刻,便领悟到赵凌的意思。

贵族与庶民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不仅仅是物资上的差距,学识之上亦是天壤之别。

除非是家中有所传承,亦或是遇到良师收其为徒,否则是不可能有任何的学识的。

百姓富足,纸张普及天下,尉缭几乎已经看到了那一天。

尽管他也认为,庶民若是知道得太多是不利于皇权管理的,但他面前的是秦武帝啊!

他今日来,是提建议,或是求解惑,而不是质疑。

他怕的是秦武帝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朝堂之上的官员又不敢谏言。

但如果秦武帝已经想到过这个问题,或是他提出来之后,秦武帝依旧决定这么做,那他一定有他的打算。

如今听到秦武帝早就有所规划,并且想到过后果,那他就不必多言了。

尉缭在弄清心中疑惑之后,这才正面回答赵凌刚才的问题:“臣愿前往尚学宫授课。”

赵凌满意地看着尉缭,笑道:“爱卿的徒弟亦可入学宫为师。”

尉缭那三名徒弟可都是得其亲传。

只是之前“谋反”,尉缭大概是出于私心,不想断了传承,哪怕赵凌提及让那三名弟子到三川郡,也被他婉言拒绝了,那以后,赵凌也没再提。

如今大局已定,尉缭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臣的三名弟子,前日已至咸阳。”尉缭也不掩饰,笑道,“看来陛下已经知晓了。”

之前赵凌尚未起事,三川郡的情况若是被人揭露,嬴政还活着,极有可能对三川郡进行清洗,尉缭自然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弟子卷入这场风波。

他可以为了赵凌而死,却不可死后断了传承。

这一点赵凌一直没提,大家也就心照不宣,如今旧事重提,若还是不让自己的徒弟为大秦效力,那可就说不过去了。

赵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